评估标准
新加坡能否批准主要取决于申请者个人条件,以及申请在新加坡公司的运作情况。
如公司在没有为新加坡经济、员工岗位提供、公积金缴纳、税收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话,在续签创业准证和申请PR永居身份时将难以批准。
优势
1、申请人移民的同时,在新加坡拥有自己的事业。
2、新加坡稳定的经济环境下,保障了商业环境的稳定发展,创业风险小。
挑战
1、需要申请人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公司的运营需要申请人自行把握。对招聘本地员工人数的要求非常严格。
2、公司的运营情况及项目拓展都取决于申请人自己的决策,申请人自行承担公司运营的风险。
作为创业者,以下选项中是否满足其中至少一项呢?
1)公司是否有筹集到来自天使或VC投资至少10万新币的资金
2)是否为孵化基地或加速器的在孵企业
3)是否有商业网络或成功的经商背景(成立且卖出过一间科技公司;在世界知名的孵化或加速器;有在所经营领域内很强的商业网络;在专业领域或创业成就方面有受到过国家级, 或媒体和企业机构的认可)
4)持有国家级认可的知识产权
5)与新加坡高等教育协会或机构有正在进行的合作项目
6)有较好的投资记录(投资并促进过大规模的商业;大型企业至少八年的实质高管经验) 如果满足以上其中一项,恭喜你,符合创业准证申请的全部条件,可以直接申请了。申请创业准证家人可陪同
01.DP(家属准证)
创业准证(Entrepass)可为配偶和21岁以下未成婚的小孩(包括法定养子/女)申请DP,只要满足如下条件:
a.公司运作一年
b.聘请3名本地普通员工,或者聘请1名PME(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等。)
c.开销达到10万新币
02.LTVP(长期探访准证)
创业准证(Entrepass)也可为父母申请LTVP,要求:
a.公司运作满一年。
b.聘请6名本地普通员工,或者聘请2名PME(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等。)
c.开销达到20万新币。
更新创业准证的要求 创业准证除第一次外,每两年需要更新一次,更新条件如下:

创业准证申请材料
01.个人资料
a.护照型照片2张
b.护照复印件(个人信息页)
c.个人简历(基本资料 学历 工作经历 经商经历 得奖记录 个人特长等等)
d.过去工作证明及推荐信(无经商经历者,必须提供)
e.最高学历证明(需翻译,中国大专或以上学历需学信网认证(www.chsi.com.cn)
f.其他个人获奖或专业资格证书(需翻译)
g.个人存款证明(中国或新加坡银行都可)
h.专利证书或著作权证书(需翻译)
i.其他个人材料(视个人情况分析)

02.公司资料
a.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b.股权证明
c.公司过去3年的财务报表
d.其他公司资料(如宣传册,网址,照片,租约,办公室照片,奖状等等)
03.商业计划书
04.专利/知识产权证书(如有)

04:51
结语
新加坡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其享有“亚洲瑞士“之称的荣誉。各大公司纷纷选择新加坡,也正是看中了当地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值得信赖的政府。加之本地的华人文化和同在亚洲的地理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了新加坡作为国际化的第一步。
由于2020年全球疫情逆袭导致很多人对医疗和医疗保险有很大的关注,我们作为新加坡本地移民留学资产配置等方面的顾问公司,所以大部分需要我们协助的客户都会问到新加坡医疗方面的问题,我相信也有一些客户在各种媒体报上也看到不少关于新加坡抗击疫情的措施和具有成果的相关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也为新加坡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成功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

新加坡的医疗条件和技术等在全球也是遥遥领先,东南亚一些领导人体检和治疗一般都会选择在新加坡。

新加坡的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并存,基础医疗门诊80%由私立医疗机构或是家庭医生诊所提供,另外20%则是由综合诊疗所提供,而综合医疗、专科和24小时急诊主要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占80%的比例,剩下的 20%由私立医疗机构提供。

此外,新加坡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使新加坡的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新加坡医疗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级:
基础层:遍布全岛各地的基础医疗单位,包括综合诊所和家庭诊所。
中间层:是新加坡的各种综合性医院。如果在诊所看不好,那么就需要诊所医生写的推荐信,将病人送去综合性医院向专科医生进行就诊。
高层:顶端的是一些专科医院,比如癌症治疗中心,精神病治疗中心等。

公立医院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责任,把守从学生成为医生的最后一关。在新加坡,医科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到公立医院学习、培训和服务一段时间。
经过实习,合格后,才算是真正"毕业",具有医生资格,而后可以选择进入私立医院或者自己开诊所。
为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新加坡还制定了许多医疗保健的行规及标准,不断促进医疗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新加坡医疗保健系统由保健科学局(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一批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专家掌控。
这批专家运用他们丰富的经验,确保病人能从日新月异的医疗新技术中获益。
保健科学局在药品的检测管理,医疗设备,药物分析,法医鉴定,防辐射保护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新加坡非常重视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引进了美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也通过引用磁共振聚焦超声手术系统,成为东南亚首家无需开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国家。
新加坡的亚太医科中心2018年引进了目前西门子先进的MRI核磁共振,可以真正做到无辐射,可以进行最精密的早期癌症筛查。
除了先进的医学技术,新加坡的医护人员素质也饱受赞誉。
一名新加坡的医学院毕业生,通常要经过6~8年的培训,才能成为一名能独立为患者出具治疗方案的资深肿瘤医生。
而在这之前,他们都要到美国、英国等医学技术发达的国家进行1~2年的学习与研究,专攻某一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与世界先进的技术保持一致。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
新加坡是依靠政府补贴和强制个人保险来实现全民医保的典型国家,实行政府津贴、保健储蓄、健保双全、保健基金四者相结合,把纵向的自我积累与横向的社会共济保障以及政府为贫困人群的最后保障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使每个新加坡人能得到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政府津贴:新加坡政府按照门诊和住院两种类型来为病人提供财政补贴。其中,就门诊看病而言,政府为成年人补贴50%,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补贴75%。而对于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条件的差别,病房分A、B1、B2、C四个等级。对各等级病房的补贴率分别为0、20%、65%和80%。如果每次总住院费超过500新元(C级)至1000元(B2级),即可启动保健储蓄。

保健储蓄计划:这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全国医药储蓄计划,相当于我国的城镇在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国民必须将每月收入的7%~9.5%储存入个人专用户头,用于支付户头持有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住院费用和特殊的门诊费用。为避免储蓄提早用尽或过度耗费,此项保健储蓄在使用时是有限度的,政府积极鼓励患者选择与自己经济实力相称的病房等级。

健保双全计划:设立于1990年,健保双全的投保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次缴付公积金时,就自动在健保双全制度下交保,除非他们选择退出。这是一项低廉的重病保险计划,为投保人提供重病保障,万一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需要庞大的医药开支,而保健储蓄又不足支付这些开支时,可动用健保双全资金。

保健基金:设立于1993年,是政府设立的一项保健信托基金,主要使用利息收入协助贫困病人支付医疗费用,其实质是通过政府买单为贫困者提供安全网,是一个托底的国家保险基金。
近年来,到访新加坡的医疗旅游者人数正逐年稳定增长,很多人去新加坡接受先进的治疗或常规健康检查。而也有很多移民新加坡的人士反映,新加坡先进高效的医疗体系也是他们移民新加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结语
新加坡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其享有“亚洲瑞士“之称的荣誉。各大公司纷纷选择新加坡,也正是看中了当地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值得信赖的政府。加之本地的华人文化和同在亚洲的地理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了新加坡作为国际化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