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前天的上任后首次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宣布,延续了40年的高才教育计划(GEP)将停止实施!
这则消息一出,力压演讲中透露的其他改革消息,瞬间成为全新加坡最瞩目与热议的的话题。

高才教育计划(GEP)到底是什么?为何它的取消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GEP,从娃娃开始卷 GEP是新加坡教育部从1984年开始实行的一项选拔计划。
每年8月左右的时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会集体参加GEP筛选。初选的考试内容为英语和数学,范围是小学1-3年级教学大纲的所有内容。
第一轮考试的入选人数为10%。如果通过第一轮,学校将会在10月初的时候通知学生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的考试一般在10月中旬举行,考试内容为英语、数学和能力测试。这场考试将进行2天,第一天为英语+能力测试,第二天为数学+能力测试。
最终可以成功通过这两轮筛选的学生,仅为全岛小学三年级学生人数的1%。

图源:海峡时报
通过的学生通常都被认为是天才少年,招生结果会在11月底之前公布,由学校向家长们发送邮件确认,从4年级开始,这些天之骄子们就要离开自己原来所属的学校,前往提供GEP特殊高才班的学校就读学习。
一旦进入GEP,孩子就成为了教育部直属关注的重点培养对象:
通过GEP的学生教育是由教育部直接管理的,教师、教材、设备和考试都不会和学校现有资源混在一起—— 简单的来说,就是教育部只是向学校借用了学校的教室,其他的软硬件都由教育部直接提供。

示意图
在整个新加坡全岛,只有九所学校提供GEP高才班的教育,都是名校中的名校,分别为:
英华小校 Anglo-Chinese School (Primary)
公教小学 Catholic High School (Primary)
恒力小学 Henry Park Primary School
南华小学 Nan Hua Primary School
南洋小学 Nanyang Primary School
莱佛士女子小学 Raffles Girls' Primary School
乐赛小学 Rosyth School
圣希尔达小学 St. Hilda's Primary School
道南小学 Tao Nan School

一人考入 全家受益
虽然通过GEP的高才班孩子们的是教育部直属管理的,但这些孩子们的学籍却是真真切切挂在了这些名校之下。 而新加坡学校有父母兄姐入学,子女弟妹优先入学的传统,以帮助孩子适应学校,以及加深对学校的归属感。
同样的,如果兄姐可以通过GEP,那么他们的弟弟妹妹就拥有了那一所学校的优先录取权!如果弟弟妹妹已经就读其他的小学,也可以申请转学,当学校有空位的时候就可以转学成功。

示意图
这无疑是多娃家庭和新移民家庭最佳的教育跳板之路...... 只要最大的孩子卷成功了,无需爹妈过去教育的背景、无需学区房,后面的孩子都能借着哥哥姐姐的荫蔽进入名校。
GEP取消的后续计划 黄循财在讲话中表示,GEP并不是单纯取消,而是会采用其他新的办法来取代,以培养所有小学中更高能力的学生。

调整后的教育政策包括:
1、每所小学都会有自己的计划来培养高能力的学生,并开设可以发挥他们长处与兴趣的培训项目。
2、学校将自行选择和识别这些拥有高能力的学生们。
3、学生们可以去附近的学校参加课后辅导课程,互相学习增强互动。
但具体细节还要等新加坡教育部部长陈振声之后的讲话公布。
不过,GEP看起来是取消了,但并不是所有人开心,而是出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幺小学三年级一个通过率只有1%的考试,居然引起这么大的热议。
如今社交平台的妈妈们针对GEP取消到底好还是不好已经展开了热烈的唇枪舌战:
正方,感谢政府!
正方——感谢政府,早该取消了!

图源:小红书某网友
1、卷得有点过分了
GEP计划,原本的目的是为了筛选高能力的儿童,让他们早日接受更适合他们节奏的学习计划。
但慢慢的,这一计划变成了家长让孩子弯道超车进入政府名校的途径,于是:
卷娃之旅,从小一就开始了。
小学三年级就要面临的GEP数据考试点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基本都是奥数竞赛范畴的题目。

可以感受一下题目的难度:

甚至已经涉及到了初中都不太会讲到的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
这直接导致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有意向冲击GEP的家长们就直接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奥数培训班。
原本1%的通过概率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想着自家孩子没有什么太大希望就直接放弃躺平。但卷是一种具有超强传染力的情绪,看着周遭的孩子都去上了奥数培训班,不少明明知道自家孩子不是那块料的家长也跟着加入了鸡娃的大部队;就算忍着不卷,一些佛系家长也很难心理不焦虑。

图源:小红书某网友
2、卷出来的天才不是真天才
原本谁愿意卷,谁愿意佛,都是各个家庭培养孩子的自由,但是上有对策下游政策,当为了通过GEP筛选让孩子进行应试培训,就完全违背了新加坡教育体制的初衷。
GEP的真正翻译并不是天才班,而是高才班。这意味着新加坡教育局将这部分孩子筛选出来,其实并不当他们是真的“天才”,而是认为他们的吸收知识的速度超出同龄人,因此让他们因材施教接受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而不少因为补习而考出来的学生,其实并不是高才班的目标群体,只是应试培训出来的GEP考生,当这些孩子接受了为高才学生专门编撰的学习教材后,很快就会因为能力跟不上而落于人后。
这对GEP的培训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更是对孩子拔苗助长的长期损害。


图源:小红书某网友
3、高才不是天才,泯然众人是多数
其实新加坡教育部取消GEP并不是心血来潮,2005年的一项调研显示,一些GEP学生难以应对普通人际交往,他们在最应该发展社交的年纪和学校其他学生隔离,造成了人格发展上的缺陷。
有些人也现身说法,认为通过GEP的学生长大之后并没有太大突出贡献,经过三年时间的特别教育之后,仍然要回归为了“O”水准会考的主流课程。
因此高才班的学生一样要经历,中学课程发生变化后,思维后续发展跟不上,成绩一落千丈的打击,而且因为起点较高,后续反而有失去学习动力导致辍学的可能性。
《联合早报》就曾报道过,一名小学考入高才班的吴同学,中学时曾一度失去学习动力成绩一落千丈......

图源:早报
事实上,高才班的确可以发掘天才,但天才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而很多天才却又因为不合适的教育方式,而中途止步。

反方 取消也没用 反方——治标不治本,以后会更卷!
GEP是“update”不是取消! 因为黄循财总理在讲话时的原文为:“ I think it's time to update the GEP.” 加上之后提出的几点建议,让更多家长们听出了弦外之音。
1、换个方式卷而已
GEP中止的一部分原因,是对小学奥数的补习的疯狂追捧,已经让很多家庭和机构都进入了牛角尖,更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学习和心理健康。
但不在GEP卷,小学离校考试(PSLE)也可以卷,中学直接收生(DSA)也可以卷。
卷的人在哪里都一样卷,相反的,这部分鸡娃家长反而会因为不卷GEP,而更多进入PSLE和DSA的竞争大军中。

2、学校从暗卷变成明卷?
陈振声部长接下来补充的细节才是关键!
由于总理黄循财在讲话中提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选择有才能学生的权力,这让家长们不由得担忧—— 请问学校怎么选“能力强”的学生?
通过考试?那么早已经取消的小学分快慢班的机制仿佛又回归了。
通过日常表现和获奖情况来评判?那就是把补一两门科目,变成了什么都要全面补习的增负。
各种课外竞赛或许成为家长新一轮卷的目标,五花八门的培训班继续涌现,只是培训项目从GEP换成了其他各项能被计入评判标准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