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加强自身优势之外,新加坡和香港之间也在不断地互相学习和促进。“未来,两地会走向一个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局面。”原花旗银行(中国)副行长裴奕根对《家办新智点》表示。
2022年4月18日政策的出台,新加坡明确要求10%的资金需投资到新加坡本地市场中。在一些家办从业者看来,新加坡正在加强其资本市场的地位。
而香港正在加强其财富管理的职能。拥有功能丰富的金融生态系统的香港,在为家办提供丰富投资主体的同时,高度发达的财务、资信评估、投资咨询等第三方中介服务体系还可为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对此徐钦实形容道,香港和新加坡两地的资产就像被装在一个容器里的液体一样。尽管当前容器连通器的两端不平衡,最终会趋向平衡。因为,家办是“互通有无”的关系。
03 新加坡的“短板”
尽管新加坡在亚洲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加坡在一些专业领域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第一,香港的金融专才在财富管理方面,拥有比新加坡同业更优良的纪录。“虽然新加坡的本地人才比较多,但熟知中国市场的人才仍远少于香港。”Revina告诉《家办新智点》。
对此,新加坡某单一家办负责人Leo也深有同感。“很多香港的大基金想在新加坡设立一个分公司,他们最大的烦恼是找不到优秀的人才。”
如果新加坡未来想要提升其在亚太地区金融地位,“肯定要想办法吸引专业人才。”Revina称。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好转。不久前,徐钦实参加了一个由投资银行、专业投资机构组织的论坛。在晚宴上,他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专业人士,包括英国、印度、泰国、瑞士、香港、中国等。虽然组织方属于新加坡本地机构,但却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资产管理人才。
“新加坡对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人才的吸引力会比香港大一点。因此,新加坡的人才更加多元化。而香港的家办人才更多来自香港本土和中国大陆的国际化人才。”J女士所在的美国机构,客户来自全球,其在新加坡和香港均设有办事处。
第二,资本市场股票交易不活跃、交易量小,也是新加坡的一个不足之处。

新加坡交易所
新加坡本地大型且知名的上市公司较少,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更少,大部分新加坡企业会去国外上市。而香港不仅拥有活跃的股票市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主体也较大,尤其是基于大陆的公司主体。
但新加坡善于学习和改变,比如它早于香港引入了SPAC机制。此外,新加坡还是亚洲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和活跃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再加上,新加坡辐射的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新加坡还正在通过吸引机构和人才,以开发更多的产品工具和市场。
“一旦有了更多的人才、机构、产品工具,届时新加坡就会形成一个更活跃和重要的交易市场,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裴奕根称。
当然,新加坡的国际化优势正在逐渐加强。在新加坡设置家办的高净值人群多来自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欧美以及新加坡等地,更为国际化。在投资上,新加坡家办更倾向于用全球化主流家族的资产配置方式去进行多元化配置。
“设立在新加坡在通往国际化和全球资产配置上更有优势。”J女士告诉《家办新智点》。因此,新加坡家办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放眼全球,去捕捉投资机会。
此外,将金融与本地产业群紧密结合也将是新加坡未来的优势。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主要产业集群包括航空航天、半导体、化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等。John认为,新加坡如果将这几大领域与金融结合起来,势必会释放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潜力。
从长远来看,新加坡以及东南亚一些好的本地科技企业、制造业企业甚至是一些新兴产业都将会受到长远的影响。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说,香港为新加坡示范了一个人口稠密、没有自然资源的小岛屿如何找到生存之道,为此新加坡对香港怀有感激之情。而新加坡在汲取了香港的“狮子山精神”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狮城”精神。
未来,新加坡和香港一定会在你追我赶中竞合。
(《家办新智点》提醒: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