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在周一(6月19日)举行的第五届亚太珊瑚礁研讨会开幕式上正式宣布:大姐妹岛将于明年重新对游客开放。该研讨会由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Parks)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共同举办。

大姐妹岛还增加了一些新特色,其中包括一条长230米的海岸森林小径,一个通向一个山顶观景台(也是观鸟的理想场所)。岛上现有的泻湖也将被改造成一个潮池,并设立为社区提供教育和监测项目的场所。
航运公司海洋网联船务(Ocean Network Express)和新电信各捐赠100万元,分别支持步道和观景台以及礁湖潮汐池项目。这些款项也将用于姐妹岛其他保育、休闲和教育计划。
游客可以从西海岸码头或滨海南码头包船前往姐妹岛,也有两间公司提供前往姐妹岛的渡轮服务。在大姐妹岛开放之前,大家仍然可以买票到新加坡南部岛屿

姐妹岛位于新加坡南部,圣约翰岛旁边
关于Sisters' Islands海洋公园:
姐妹岛海洋公园囊括大姐妹岛、小姐妹岛以及圣约翰岛和Pulau Tekukor的西部礁石,总面积约为40公顷。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Parks)表示,从2015年开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旨在探索在保护公园内的栖息地的同时,为公众提供一系列外展和教育活动的可持续方式。在完成环境影响评估后,大姐妹岛改善工程于2021年开始,并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大姐妹岛将作为保护、外展、教育和娱乐的平台,将于2024年重新对外开发。而小姐妹岛则划定为保护和研究区,被保留用于海洋保护研究和设施,如海龟孵化场和珊瑚苗圃等,不对外开放。
根据NParks网站的规定,姐妹岛上禁止露营、烧烤和钓鱼等活动。
海岸森林小径
COASTAL FOREST TRAIL

海岸森林小径艺术想像图
Ocean Network Express海岸森林小径将贯穿大姐妹岛中心,让游客更多地了解该岛的沿海栖息地。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Parks)表示,通过种植如海鸡藤和林草一类的濒危沿海物种,将为小径周边区域进行栖息地改善修葺。

山顶观景台艺术想像图
这条长230米的小径将以一个山顶观景台作为终点,从那里可以欣赏到其他近海岛屿的全景。观景台还将作为观鸟的优势点。眼尖的游客可能会瞥见斑点林鸮、白腹海雕和濒危的大嘴鹭等鸟类。

濒危的大嘴鹭以鱼类、甲壳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通常在水边静静地站立或在浅水中缓慢行走来捕食。
泻湖潮池
LAGOON TIDAL POOL

泻湖潮池位于大姐妹岛上,是从现有的泻湖改建而成的潮池,在低潮时期保留海水。
大姐妹岛现有的泻湖将被改建成一个潮池,以在低潮期间保留海水。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Parks)表示:“这将形成一个有庇护的水域,有助于在泻湖内培育红树林幼苗和海草。它还将保护泻湖沙滩免受浪涌引起的侵蚀。”大姐妹岛西南部的礁湖升级为潮汐池后,公众能在这个海底“游乐场”浮潜,与不同海洋栖息地和生物近距离互动。

Api-api jambu红树的幼枝有独特的方形,果实呈灰绿色,顶端有一个短嘴。
NParks还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泻湖将逐渐成熟为一个多种栖息地的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勺形海草和红树的海桐等海洋植物,以及海星等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