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教育+西式教育=新式教育,将分数与能力完美结合
很多父母会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机制有它的优势,同时又希望孩子可以接受能力更好的优质国际教育体系。
徘徊在分数与能力之间,很难做出选择,如果能两者兼顾最好,而新加坡教育体系就是完美解决这道难题的最佳答案。

分数:敲开名校的开门砖
了解新加坡教育体系的家长都知道,新加坡遵循的是精英教育与人才立国的思想,使用分流制度代替自动升学制度。这就让新加坡学生从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分数是他们能敲开名校的开门砖,一分之差,可能就会导致自己与名校擦肩而过。
不同于中国学生只需要面对中考和高考,新加坡学生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会面对三次重要考试,分别是小六会考(PSLE)、O水准和A水准考试。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分流,不同的学生按照成绩分流到不同的学校。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就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例如,在小六会考中,新加坡前10%的学生可以进入直通车学校,他们能跳过O考直接进入初级学院。这类学生等于坐上了名校直通车。不过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想要保证自己可以顺利跳过O考,他们在学校的成绩排名就要一直保持得非常优秀。当他们在学校的成绩排名倒数后20,就会被要求参加O考。
在这样严苛的标准下,新加坡的确选拔出了不少精英为本国效力。
虽然分流制度很残酷,也经常被人诟病,但是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你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少辛苦与努力,就能得到多少回报。

因此,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跟国内许多家长的看法都不谋而合。他们慕名而来,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新加坡得到最好的教育。
能力:孩子的个性教育得到尊重
新加坡从小学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但是它同样也强调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生从小三就可以开始上CCA,像艺术体操、竞技体操、游泳、桌球、羽毛球、篮球等运动类项目;绘画、钢琴、小提琴、舞蹈、芭蕾等艺术类兴趣班;以及合唱团、舞蹈队、交响乐团、舞台剧等团体类活动,全方位开拓孩子的潜能和天赋。
不管是新加坡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学校都会安排丰富的CCA从小开始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不只是分数至上,素质教育同样也要给学生安排上。
而且,新加坡本身就是采用的英制教育体系,其教育体系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学校以启发和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语言沟通技巧,活动组织能力,社会认知和全球视野等等。
新加坡教育体系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培养,提倡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就像新加坡的数学教材,并不推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它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注重解题思路而不是数学公式的套用,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通过数学这门课程,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分类归纳、空间想像和统计,而不只是单纯地算得快、算得准这类计算器都能办得到的事情。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真正地做到了中西融合,既吸取了西方教育系统的长处,兴趣导向和批判性思维;又保留了东方传统的优点,扎实的基础和学科深度。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中国学生真的十分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