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次的新加坡大选
从2019年起
就成为新加坡民众热议的话题
对大选的期待从年初持续到年尾
大选时间的猜测
新任总理的“内定”
执政党的得票率
……

可以说
要是新加坡有个热搜榜
“大选”在2019年绝对是月月上榜
然而
2020开年以来在新加坡蔓延的新冠疫情
给新加坡的大选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大选的时间、方式、人选……
似乎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
最近
随着新加坡政府的一系列动作
“大选”再次重回新加坡热搜榜
被疫情耽误的新加坡大选
就要来了……
01 新加坡大选科普
新加坡政府参考英国内阁制模式,三权分立,但是其选举制度比较特别。简单来说,哪个政党获取的国会议席多,哪个政党就将成为执政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且必须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大多数国会议员必须得到所在选区多数选民的支持。总理由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
政党方面,目前新加坡的合法的政党有20多个,影响最大的是执政党——人民行动党(PAP)。人民行动党,从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时开始执政,在每一届的大选中都获得胜利,是世界上连续执政最长的政党之一。

自人民行动党1959年开始执政以来,新加坡反对派政坛中通常经常只有一小撮党派瓜分著十分有限的权力空间。通常情况下,反对党只有四至六个,2006年更是创下历史新低:只有三个反对党派。
新加坡本地最大的反对党则是工人党(The Workes’ Party),1991年,时任工人党副秘书长刘程强参加大选,赢得后港国会议席。此后,1997、2001、2006、2011、2015几届大选连续胜利,并于2011年大选第一次为反对党赢得集选区国会席位。
2019年,曾经差点成为新加坡总统的政客陈清木宣布他所组建的新党派——新加坡进步党(Progress Singapore Party)步入政坛。

如今,新加坡进步党成为新加坡第十个活跃的反对党,也就是说,本次大选将有十支反对党派参与竞选,创历史新高。
选区方面,新加坡的选区分为单选区和集选区。
单选区(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ies)实行的是简单多数当选制,各政党只有一名议员参选,得票数最多者即宣告当选,无须取得过半数的绝对多数选票,与其他国家的小选区制度基本相同;
集选区(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ies)则是新加坡特有的选区制度,是为保障议员的种族平衡并对少数种族予以适当照顾而建立的一种特别制度,需要几个人组成团队来参选。按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一个选区选出3至6名议员,这6人必须来自同一政党,且6人中必须至少有1位少数族裔。
集选区的数量、竞选候选人小组的人数和选区划分由总统宣布,但同时要受到以下限制:
至少有8个非集选区,即单选区;
集选区选举的议员不得多于国会议员总数的3/4;
有马来族参选的选区数量不少于全部集选区数量的3/5,而当全部集选区数量的3/5不构成整数时,即按最高整数计算;
候选人小组要么是同一政党,要么由独立候选人组成,而不能由混合政党组成,也不能由一个政党的候选人与独立候选人混合组成;
少数种族候选人要经一个特定的委员会确认,确认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是否属于马来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数种族;二是候选人本人是否愿意在集选区参选。
按照以往经验,新加坡大选大致要经历这几个步骤:
-选区划分
-选民登记
-解散国会(必须在现任国会五年任期届满之前进行)
-颁布选举令状(总统一般在解散国会的同一天颁布选举令状,公布大选提名日期和地点)
-竞选提名(必须在选举令状颁布的5天后到一个月之内。竞选期从提名日当天开始,前后至少9天)
-竞选投票(竞选期不短于9天,不长于56天。传统上,新加坡的竞选期是9天。投票日前一天为冷静日,任何政党和候选人不得有政治活动。投票日则一般会设置在星期六,也就是公定假日。投票站从早上8时,开到晚上8时。)
-计票(投票结束之后,选票送去计票中心,在各党候选人和代理人的监督下进行计票)
一般来说,单选区的计票结果在午夜前后能出来,集选区的计票结果得午夜之后。如果选情出现胶着,各方得票十分接近时,候选人有权要求重新计票,那么又得再晚一些,不过通常在半夜一点半到两点就差不多全部开票了。
赢得全国半数以上国会议席的政党即为执政党,执政党党魁成为新一届政府的总理。新任总理在本党的当选议员中委任部长,形成新一届内阁和政府。
拥有最多议席的反对党则成为最大反对党,最大反对党党魁成为国会中的反对党领袖。
例如2015年举行的上届大选,人民行动党获得多数选区,人民行动党的领袖李显龙就成为总理。

02 大选到底什么时候办?
本次大选是新加坡自独立后举行的第18次大选,亦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执政后的第13次选举,还是李显龙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及新加坡总理后的第三次大选。
2019年年初开始,就有各种关于本次大选的预测层出不穷,而大多数预测中最常出现的内容就是:本次大选可能会提前进行,最早是2019年年末,最晚是2020年初。
然而这个预测并没有成真。
其实,根据新加坡历年的大选时间来看,大选确实总是提前办,新冠疫情的爆发却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那今年的大选到底什么时候办?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
2020年3月13日,新加坡选区划分委员会报告正式出炉,算是为新加坡2020年大选拉开帷幕。选区划分委员会报告出炉虽然不直接决定选举日期,但过往3届大选,国会是在报告公布后的4周至8周内解散。而一旦解散国会,选举就必须在3个月内举行。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3月14日也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称,大选要在选民册更新后才能举行,而这需要大约一个月才能完成。换句话说,大选最快将在4月举行。

然后,4月过去了……
4月3日,新加坡政府表示会在国会提交一项国会选举(2019冠状病毒特别安排)法案(Parliamentary Elections(Covid-19 Special Arrangements)Bill),涵盖所有必要的立法条文,以允许当局为大选制定临时措施,以保障选民、候选人和选举官员的安全。4月7日,法案一读通过;5月4日,法案三读通过。
4月9日,据《联合早报》报道,选举局已雇用承包商ST Synthesis提供物流与存储服务。承包商已紧锣密鼓地在招聘临时工,上周更在公司仓库设立模拟投票站展开培训,为“今年5月至6月在全岛各处的活动”做准备。
4月15日,新加坡选举局(Elections Department Singapore)宣布,全国17个集选区和14个单选区的选民名册已核实完毕, 根据最新的选民册,新加坡共有265万3942名选民,较上届大选增加了19万3458人(7.9%),新加坡合格选民即日起可以上网检查自己的选民资料。

纵观过去三届大选的情况,新加坡选民登记完成约一个月后将举行全国大选。
结合李显龙3月14日发布的贴文:选民名册完成更新之后,他将对何时举行大选作出判断。
新加坡管理学院全球教育兼职讲师陈添金博士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说:5月选举的可能性较大。
于是外界又纷纷猜测:大选终于要来了吧?可能就在5月吧?
然后,5月马上就要过去了……
贸工部长陈振声早前表示,根据宪法,新加坡下一届大选必须在2021年4月之前举行,许多人因此以为时间还很充裕,不过,国会必须在本届国会的第一次开会的五年后(也就是2021年1月)解散,所以时间所剩不多。

如今,2020年都快走完了一半,4月、5月都不大选,那大选到底安排在什么时候?真是等得人好焦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比维尔星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认为,大选有可能在“断路器“阻断措施“解封”的第二阶段举行。 新加坡政府已宣布,“断路器“将于6月1日结束,解封的第一阶段从6月2日开始,为期“数周”,顺利的话,才进入第二阶段。按照目前的疫情发展情况来看,解封的第二阶段不会早于7月。
按比维尔星“第二阶段举行大选“的估计,本届大选有可能发生在今年7月至9月。 前国会议员殷吉星则有不同的看法:他相信在阻断措施结束后不久就会举行大选。按他的估计,大选则会出现在六到七月。 …… 到底是6月到7月,还是7月到9月,大选的时间依然扑朔迷离。我们可能还是要回到一些官方的信息上找寻线索。
再回头梳理一下时间线:

再看看李显龙总理的表态:
李显龙认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展和未来前景将左右大选日期。他指出,新加坡眼前有2个选择,一是期望和祈祷疫情可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前趋于稳定,大选就能照常举行;二是知道新加坡即将面临风暴,提前举行大选,让新加坡人委托新一届政府,与民携手处理当前的关键任务。
然而,第一个选项充满不确定性,李显龙说:
“究竟要走哪条路,并定下选举日期,将取决于哪个方案能最好地带领新加坡人渡过这场重大危机”。
如今看来,要在疫情完全控制住的情况下进行大选,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庆文指出,他相信大选日期主要取决于新一轮防疫措施是否有效。若冠状病毒疾病本土感染病例的情况能受到控制,李总理届时将更有把握能安全地在6月举行大选。
在发稿前一天,也就是5月27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在接受亚洲新闻台专访时表示:越快完成大选,就能越快应对眼前挑战。
这似乎又透露了一些不寻常的气息?
总结下来,按照目前形势,新加坡在2020年6月到9月举行大选的几率最高;而如果社区疫情再次反扑,则也不排除大选将推迟到9月之后进行。
03 成也疫情,败也疫情
3月13日,《全国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报告》出炉。重新划分后,新加坡有14个单选区、6个四人集选区和11个五人集选区。同时,国会议席总数增加了四个,从目前的89个增加到9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