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公众出席文礼坊首场“小贩美食谈” 听三摊贩畅谈小贩文化与传承

三名受邀分享的小贩是售卖椰浆饭的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摊主Badrol Hisam(左起)、卖蚝煎和炒果条的义发摊主黄丽娜以及售卖五香的新生五香虾饼摊主刘福记,负责主持的是CAPITAL 958著名DJ邱胜扬邱老爷。(图:曾琬瑜)
第一场“新加坡小贩美食谈”昨天下午在文礼坊美食村掀开序幕,吸引50名CAPITAL 958听众和《8视界新闻网》读者参与,听取文礼坊美食村三名摊贩的创业心得,如何烹制好吃的美食,以及一同探讨小贩文化的传承课题,反应热烈。
“新加坡小贩美食谈”原定下午2点半举行,但许多参与者都提早到场,有不少还是远道前来参加的。除了受邀的参与者,许多前来用餐的食客也纷纷停下脚步围观听取分享。
三名受邀分享的小贩是售卖椰浆饭的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摊主Badrol Hisam、卖蚝煎和炒粿条的义发摊主黄丽娜以及售卖五香的新生五香虾饼摊主刘福记,负责主持的是CAPITAL 958著名DJ邱胜扬邱老爷。
由于今年是新加坡小贩文化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周年庆,因此主办这场“新加坡小贩美食谈”,意义非常重大。
全国商联总会会长杨向明在受邀致辞时说,小贩中心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各族群美食的汇聚地,已形成独特的新加坡文化特色,在这里能找到各式各样的美食,食物价廉物美、经济实惠。

第一场“新加坡小贩美食谈”于文礼坊美食村举行,出席的听众有50名。(图:曾琬瑜)
传统美食如何传承?
但小贩行业是辛苦行业,需要起早摸黑,常被贯上“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是乏人问津的行业,年轻一辈很少要当小贩,那么传统的美食该由谁来传承呢?
新生五香虾饼摊主刘福记认为,首先是已经在经营的小贩,愿意将自家的独家“绝活”,毫无保留地教给愿意学习的下一代。
在文礼坊有新生五香虾饼摊的刘福记,在达曼裕廊也有一个五香虾饼摊,现由他的侄儿经营。他说,当初侄儿肯学习当小贩,他义无反顾地将他的手艺百分百教给他侄儿,从不担忧流入外人的问题。
“其实,有人肯继承,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我们不能吝啬教,否则怎么能传承下去呢?我也不愿看到小贩文化失传,没人继承。”
售卖蚝煎和炒果条的义发摊主黄丽娜也认同他的看法,她说,25岁的女儿和30多岁的侄女,有意想继承蚝煎生意,到时她也将毫不保留把所知教给她们。
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摊主Badrol Hisam则说,要将小贩文化发扬光大,首先是小贩中心的食物味道一定要好,要保留前辈的古早味;其次是小贩与食客之间要建立起亲切感,最后是食物要经济实惠。

50名听众也在现场品尝小贩美食。(图:何婷婷)
食物该不该起价?
谈到小贩中心食物价格问题,刘福记坦言,小贩们都不愿涨价,但遇到他国战争连连,各种食材价格上涨,小贩们也不得不起价。他无奈地说:“或许很多人觉得,打仗的国家离新加坡很远,但其实他们是直接影响食物链的供应。小贩们也需要养家糊口,所以是逼不得已涨价的。”
黄丽娜说,她最后一次涨价是在冠病爆发那年,起了5角钱,涨价是为了应付各种物价上涨。Badrol Hisam说,他设有中央厨房准备材料,这些都需要人力开销,因此遇到物价高涨,他也不得不涨价。

全国商联总会会长杨向明(左六)与三名小贩、主持人和参与者合照。(图:曾琬瑜)
出席者品尝七道美食
出席美食谈的听众和读者,今天也受邀免费享用多个小贩摊提供的七道美食,包括卤鸭、蚝煎、沙爹、烤鱼、罗惹(rojak)、椰浆饭和五香虾饼。每人还领取一份由人月牌赞助的礼包,里头有鸡精和即溶咖啡,以及由东丰金庄赠送价值52元的镀金七彩生肖纪念章。
有的吃又有的拿,听众纷纷告诉《8视界新闻网》记者说:“参与这个活动,真的很值得!”
住在加冷的黄女士、义顺的李女士和住在宏茂桥的刘女士,今天都特地搭车前来参加,她们三人都不认识,但因为坐同一桌,她们便成了朋友。
刘女士说:“今天的课题很值得探讨,市面上看到很多从事饮食业的年轻人,卖的都是他国创意料理,我们这些老一辈,很希望他们能传承新加坡独有的传统美食。”
第二场“新加坡美食谈”已定在1月6日,在亚历山大美食村举行,敬请注意报名参加讯息。

来自新加坡各地区的听众在文礼坊美食村出席活动,许多听众受访时都说活动非常值得来。(图: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