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公眾出席文禮坊首場「小販美食談」 聽三攤販暢談小販文化與傳承

三名受邀分享的小販是售賣椰漿飯的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攤主Badrol Hisam(左起)、賣蚝煎和炒果條的義發攤主黃麗娜以及售賣五香的新生五香蝦餅攤主劉福記,負責主持的是CAPITAL 958著名DJ邱勝揚邱老爺。(圖:曾琬瑜)
第一場「新加坡小販美食談」昨天下午在文禮坊美食村掀開序幕,吸引50名CAPITAL 958聽眾和《8視界新聞網》讀者參與,聽取文禮坊美食村三名攤販的創業心得,如何烹制好吃的美食,以及一同探討小販文化的傳承課題,反應熱烈。
「新加坡小販美食談」原定下午2點半舉行,但許多參與者都提早到場,有不少還是遠道前來參加的。除了受邀的參與者,許多前來用餐的食客也紛紛停下腳步圍觀聽取分享。
三名受邀分享的小販是售賣椰漿飯的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攤主Badrol Hisam、賣蚝煎和炒粿條的義發攤主黃麗娜以及售賣五香的新生五香蝦餅攤主劉福記,負責主持的是CAPITAL 958著名DJ邱勝揚邱老爺。
由於今年是新加坡小販文化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周年慶,因此主辦這場「新加坡小販美食談」,意義非常重大。
全國商聯總會會長楊向明在受邀致辭時說,小販中心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重要標誌,是各族群美食的匯聚地,已形成獨特的新加坡文化特色,在這裡能找到各式各樣的美食,食物價廉物美、經濟實惠。

第一場「新加坡小販美食談」於文禮坊美食村舉行,出席的聽眾有50名。(圖:曾琬瑜)
傳統美食如何傳承?
但小販行業是辛苦行業,需要起早摸黑,常被貫上「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也是乏人問津的行業,年輕一輩很少要當小販,那麼傳統的美食該由誰來傳承呢?
新生五香蝦餅攤主劉福記認為,首先是已經在經營的小販,願意將自家的獨家「絕活」,毫無保留地教給願意學習的下一代。
在文禮坊有新生五香蝦餅攤的劉福記,在達曼裕廊也有一個五香蝦餅攤,現由他的侄兒經營。他說,當初侄兒肯學習當小販,他義無反顧地將他的手藝百分百教給他侄兒,從不擔憂流入外人的問題。
「其實,有人肯繼承,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我們不能吝嗇教,否則怎麼能傳承下去呢?我也不願看到小販文化失傳,沒人繼承。」
售賣蚝煎和炒果條的義發攤主黃麗娜也認同他的看法,她說,25歲的女兒和30多歲的侄女,有意想繼承蚝煎生意,到時她也將毫不保留把所知教給她們。
Boon Lay Power Nasi Lemak攤主Badrol Hisam則說,要將小販文化發揚光大,首先是小販中心的食物味道一定要好,要保留前輩的古早味;其次是小販與食客之間要建立起親切感,最後是食物要經濟實惠。

50名聽眾也在現場品嘗小販美食。(圖:何婷婷)
食物該不該起價?
談到小販中心食物價格問題,劉福記坦言,小販們都不願漲價,但遇到他國戰爭連連,各種食材價格上漲,小販們也不得不起價。他無奈地說:「或許很多人覺得,打仗的國家離新加坡很遠,但其實他們是直接影響食物鏈的供應。小販們也需要養家餬口,所以是逼不得已漲價的。」
黃麗娜說,她最後一次漲價是在冠病爆發那年,起了5角錢,漲價是為了應付各種物價上漲。Badrol Hisam說,他設有中央廚房準備材料,這些都需要人力開銷,因此遇到物價高漲,他也不得不漲價。

全國商聯總會會長楊向明(左六)與三名小販、主持人和參與者合照。(圖:曾琬瑜)
出席者品嘗七道美食
出席美食談的聽眾和讀者,今天也受邀免費享用多個小販攤提供的七道美食,包括滷鴨、蚝煎、沙爹、烤魚、羅惹(rojak)、椰漿飯和五香蝦餅。每人還領取一份由人月牌贊助的禮包,裡頭有雞精和即溶咖啡,以及由東豐金莊贈送價值52元的鍍金七彩生肖紀念章。
有的吃又有的拿,聽眾紛紛告訴《8視界新聞網》記者說:「參與這個活動,真的很值得!」
住在加冷的黃女士、義順的李女士和住在宏茂橋的劉女士,今天都特地搭車前來參加,她們三人都不認識,但因為坐同一桌,她們便成了朋友。
劉女士說:「今天的課題很值得探討,市面上看到很多從事飲食業的年輕人,賣的都是他國創意料理,我們這些老一輩,很希望他們能傳承新加坡獨有的傳統美食。」
第二場「新加坡美食談」已定在1月6日,在亞歷山大美食村舉行,敬請注意報名參加訊息。

來自新加坡各地區的聽眾在文禮坊美食村出席活動,許多聽眾受訪時都說活動非常值得來。(圖: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