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柔新经济特区发展 本地业者冀“省时省力省钱”

新柔长堤。(图:CNA)
我国同马来西亚签署柔新经济特区,让不少本地业者看见新机遇。有商家希望经济特区有加速往返两地的交通安排,也有人希望有新措施能帮助业者解决人力吃紧的问题。
希望交通更快捷便利
据新传媒英文新闻网TODAY报道,往返新加坡和马国柔佛的交通常阻塞,是让业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有受访的狮城业者在拓展业务到马国时,为避开塞车,甚至宁愿将工厂开在马国其他距离新加坡更远的地区,比如在关丹。
受访业者纷纷希望,柔新经济特区将会有方便双方人员和货物流动的特别交通安排。
新加坡货运公司 IndoBox Asia负责人Iman Yusoff希望,每辆货车的通关流程,可从目前的 15 至 20 分钟,缩短至不到 五分钟。
也有业者建议,柔新经济特区可特设商务通道。
银河—联昌证券(CGS-CIMB)经济顾问Song Seng Wun 分析说:“无论是实体(陆路)通道,还是直接通往特区的渡轮服务,基本上,企业都希望到那里的效率更高。”
缓解人力吃紧问题
一些业者也希望,柔新经济特区能让他们更容易请到人,解决人力吃紧问题。
受访商会提出,在柔佛的企业,受到马国外籍劳动力配额的限制。
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ASME)会长洪煜说:“如果新加坡公司能够获得非常优惠的外国劳动力配额,那将会有很大帮助。”
期望有津贴
业者也希望,若是入驻柔新经济特区,将能获得津贴,或是能够有低税务优惠。
马来西亚国际商会南部分支主席Lee Ting Kiat则建议,柔新经济特区有尽量减少“繁文缛节”的方案,加快审批流程或减少所需的许可证申请。
哪些行业将获益?
华侨银行经济师Selena Ling认为,制造业是其中一个能从柔新经济特区中获益的行业。
她说:“随着新加坡碳税的上调,能源密集型企业可能考虑将一些低附加值的经济活动转移到附近(柔新经济特区),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高附加值的活动上。”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Chua Hak Bin认为,除了制造业和更新能源行业,医疗保健业也可能从中获益。
Song Seng Wun则认为,柔新经济特区可能会吸引各行各业的企业,具体取决于哪个地区最终更能让企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