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东亚的模式,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来拉动其他的行业复苏。

欧美的经济与此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美国经济七成全都是消费,居民消费所占比例巨大,所以把钱交给老百姓,让老百姓能去花,这才是比较有效的救市政策。
因为老百姓花钱消费才会带给企业信心,企业才会进货,才会出现进一步的投资,公司才不会解雇员工,正常的这种内循环才能够继续。

所以财政政策需要根据本国经济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
而从美国的角度来讲,现在所做的这些措施相对来说是比较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的,几次钱撒下去,马上零售业就起来了,整个就业情况也有所恢复。
这其实就证明他这样子发钱是对的,但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可以这么做。

但即使“撒钱”的方式尤其合理性,但是这么做是否可持续?
可以关注的是过去这4年,美国国债大幅度提高,或者再往前看一些,过去的8~12年也都在逐年攀升。
一个国家的负债率极限在哪里?像日本高达400%,还是尽量保持在100%以下?
这几年,美国政府的负债率在迅速提高,其背后就蕴藏着很大的风险,让不断拨款的政策难以为继。

另外,从结构上来讲,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目前美国公共部门赤字的增加,还要给老百姓发钱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不鼓励老百姓储蓄。
在过去大萧条的时候,大家发现没钱了,买不了面包了,就想以后家里得存些钱吧。而现在老百姓会认为反正政府会发钱的,所以大家也不用存钱。
政府使劲借贷,然后民众继续保持高借贷、高消费的行为模式,它们合在一起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就是整体储蓄不足,造成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缺口非常巨大。
因此如果在疫情之下,一些欧美国家长期坚持结构性上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其所带来的后患,可能未来5-10年都改变不了。
因此如果每个国家不采取理性的财政政策,一味通过发钱补贴来刺激经济的话,会留下长久的结构性经济隐患,这个是疫苗普及也无法挽救的问题。

另一方面,疫苗保护期还不确定。
据对现役疫苗的理解,COVID-19疫苗保护2-3年应该是可期的。疫苗如果保护率超过90%且保护期超过1年,那么疫苗还是可以成为挽救全球经济的希望所在。
但是,前提是要保持高水平的接种率,接种率要达到70%以上,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三点:
疫苗产能足够,
政府提供免费接种,
政府对公众有足够的激励或强制措施让他们接种疫苗。
比如,目前得知的就是日本政府这两天加急通过了一项法案,决定向全国所有1.26亿居民免费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消息。

单纯靠疫苗无法挽救被疫情重创的世界经济,而且疫苗真正能够发挥抑制传播的作用还有赖于普及率。
也是因此,瑞银董事长AxelWeber曾发出警告,即便疫苗投入使用,全球GDP回到危机前水平也至少需要1年,就业数据和经济增长的恢复则需要1-2年时间。
唯有对疫苗发挥效力的时间和门槛有客观的认知,才能对我们何时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而经济想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恐怕需要更长的3-5年。
资料来源:
1. 新浪:财政部前副部长朱光耀:世界经济衰退下应在三个领域加强国际的合作
2. 新华日报:美国记者:美国疫情失控给世界带来恐怖效应
3. 新浪:多国明确接种时间 疫苗拯救全球经济或需时间
4. 早报:疫苗难以挽救美元 关键仍在实体经济
5. 新浪:宋清辉:新冠疫苗是拯救世界经济的良药吗?
6. 狮城新闻:多国宣布将大范围接种疫苗,新加坡还有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