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许利平:
“李显龙作为新加坡的领导人,他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确实因为中国不是以前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正在迈入现代化的征程之中,并且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2万美元,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角色已经和以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李显龙实际上就是说,希望有些国家要公平地或者说更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发展。”
此次李显龙访华,外界不仅关注新加坡对于亚洲事务的表态,在全球地缘冲突风险加剧的国际形势下,有关安全话题也更受关注。李显龙称,“有时国家利益会出现分歧,双边问题也会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重要的是我们将我们的经济关系与这些困难隔离开来,并继续相互开展业务。”
事实上,在经济上,新加坡与中国合作较为稳定。与此同时,新加坡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也非常密切,新美两国签署了军事合作条约,美国在新加坡建立了在亚洲最大的海空军基地。美军舰艇可以随意停靠在新加坡的任何码头、港口。新加坡机场,美国拥有一半的使用权。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 张奕辉:
“新加坡正处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地理作用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说新加坡在经济上靠中国,在安全上靠美国。美国在新加坡有樟宜海军军事基地,新加坡现在海陆空的一些装备,大部分也是采购于美国,它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还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它不承认与美国有军事同盟关系。”
李显龙也强调,世界无法承受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冲突,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冲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
“李显龙在Financial上发表文章,包括在纽约、华盛顿的一些演讲,这些年来他一直努力消除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同时又不得罪美国。我觉得在这方面他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反映了华人的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许利平:
“李显龙不止一次在外交场合呼吁,稳定的中美关系对亚洲的繁荣是至关重要的。印尼的前总统曾经把新加坡称为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红点,如果地球上其他的大国进行竞争或者是发生冲突的话,那么对小红点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在李显龙“打头阵”后,中国迎来了新一轮主场外交热潮。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7日访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释放出访华的信号。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所说,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全球化逆流,亚洲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更加积极有为,全球治理将进入“亚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