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摊牌了
其实我每次去新加坡都是为了吃!
狮城新加坡,陆地面积仅733平方公里,去玩的话3天就够了。但如果是为了吃吃吃,那5天都舍不得走!

新加坡地处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来此谋生,多种族、多语言和多宗教衍生出多元文化在小小的新加坡碰撞交融,发展成如今的世界城市。


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除了中式、马来式、印度式和西式,也生长出独属于新加坡的风味,为它赢得“世界美食之都”的美誉。





今天这篇文章,就让我们用10顿饭串联起5天的美食之旅。当然在吃与吃之间,也安排了狮城经典景点,吃完消耗能量,下顿继续大快朵颐。


01 辣椒螃蟹 - 新加坡国菜
Republic of Singapore
这道新加坡国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创始人徐炎珍女士用手推车售卖一种用独特酱汁香炒的螃蟹,酸甜微辣的味道让人食指大动。

△credit:6人游旅行顾问

螃蟹新鲜肥美,蟹肉饱满嫩滑,酱汁早已充分渗入其中,一口下去浓郁的香味伴着螃蟹的鲜甜在嘴里爆开,吃完再用酱汁当浇头拌饭,神仙也不换。

华友园海鲜辣椒螃蟹
餐厅是附近仅存的战前旧别墅改建,有超过50年的历史,填海之前曾面朝新加坡东海岸,比起游客追捧的珍宝海鲜,更受当地人青睐,也经常会有明星光顾。

02 咖椰吐司 - 国民早餐
Republic of Singapore
咖椰吐司在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概可以用油条在中国的地位来类比,其中灵魂便是咖椰酱,这种由椰子、鸡蛋、糖和斑斓叶制成,味道香甜醇厚,还有淡淡香草香气。

新加坡人美好的一天就从早餐开始,两片吐司烤得焦香酥脆,中间夹上冰凉的黄油与厚厚的咖椰酱,再蘸淋了酱油的温泉蛋,配咖啡或牛奶,就是这个南洋味!

亚坤咖椰土司
距离百年老店仅剩21年,创始人黎亚坤来自海南,几十年如一日在大众市场经营摊位,以坚持炭火烤制面包闻名,食客也都是附近居民,千禧年才将分店开遍新加坡。


△credit:6人游旅行顾问
03 海南鸡饭 - 新加坡顶流
Republic of Singapore
来自海南的白切鸡下南洋后吸收了粤菜精华,演变成现在的新加坡顶流美食。

鸡肉烫至全熟,配上辣椒酱、酱油膏与浓香姜蓉,连肉带皮放入口中,鸡皮爽口弹牙,鸡肉滑嫩紧实,蘸酱提鲜解腻,再来一口鸡油、鸡汤与香兰叶蒸煮调味的米饭,没人能逃过这份碳水套餐。


天天海南鸡饭
新加坡的海南鸡饭店可谓多如牛毛,这家店凭借自制的酸柑辣酱与不断改良创新的工艺, 从中脱颖而出,拿下必比登推荐餐厅,成为米其林推荐的“鸡饭之王”。

天天海南鸡饭的首店就开在牛车水的食阁中,饭前或饭后逛起来都很方便。

04 肉骨茶 - 硬核早餐
Republic of Singapore
肉骨茶是潮州人与福建人在下南洋时期发明的,虽然都爱喝汤,但却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潮州派汤色白,仅加入白胡椒、蒜瓣与五香粉等调料调味;福建派汤色黑,要加入十多种中药与酱油调味。


当地人喜欢清早就吃一碗肉骨茶,煲了数小时的汤汁鲜美,猪骨软烂入味,再来一碗米饭,获取一整天的能量。


△credit:6人游旅行顾问
松发肉骨茶
这家始于1969的老店只做潮州特色胡椒味道的肉骨茶,猪骨量大实在,还可免费续汤,是新加坡人的共同回忆。


△credit:6人游旅行顾问
旅行顾问:静静
05 加东叻沙 - 新加坡多元融合的写照
Republic of Singapore
叻沙就是椰奶汤底的香辣汤面,融合了印度、马来西亚及中国的美食元素,又在东南亚各民族手中演化出众多风味,罗子望、马拉盏、咖喱……调料层出不穷,可以说是新加坡多元民族融合的典范,但当地人还是偏爱加东叻沙。

加东叻沙的浓汤香辣鲜甜,椰奶的加入让汤底更显醇厚,上面浇满鲜蚶、虾和炸鱼饼等海鲜食材,被切成短短条状的粗粉垫在碗底,连筷子都不需要,一个汤匙就能大快朵颐。

328加东叻沙,必比登推荐
这家店已经在米其林必比登推荐美食榜单里常驻了,新加坡本土的各种美食奖项也拿到手软,来光顾过的明星合影更是一面墙都贴不完,总之来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