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了,攤牌了
其實我每次去新加坡都是為了吃!
獅城新加坡,陸地面積僅733平方公里,去玩的話3天就夠了。但如果是為了吃吃吃,那5天都捨不得走!

新加坡地處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被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來此謀生,多種族、多語言和多宗教衍生出多元文化在小小的新加坡碰撞交融,發展成如今的世界城市。


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也在這片沃土生根發芽,除了中式、馬來式、印度式和西式,也生長出獨屬於新加坡的風味,為它贏得「世界美食之都」的美譽。





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們用10頓飯串聯起5天的美食之旅。當然在吃與吃之間,也安排了獅城經典景點,吃完消耗能量,下頓繼續大快朵頤。


01 辣椒螃蟹 - 新加坡國菜
Republic of Singapore
這道新加坡國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創始人徐炎珍女士用手推車售賣一種用獨特醬汁香炒的螃蟹,酸甜微辣的味道讓人食指大動。

△credit:6人游旅行顧問

螃蟹新鮮肥美,蟹肉飽滿嫩滑,醬汁早已充分滲入其中,一口下去濃郁的香味伴著螃蟹的鮮甜在嘴裡爆開,吃完再用醬汁當澆頭拌飯,神仙也不換。

華友園海鮮辣椒螃蟹
餐廳是附近僅存的戰前舊別墅改建,有超過50年的歷史,填海之前曾面朝新加坡東海岸,比起遊客追捧的珍寶海鮮,更受當地人青睞,也經常會有明星光顧。

02 咖椰吐司 - 國民早餐
Republic of Singapore
咖椰吐司在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概可以用油條在中國的地位來類比,其中靈魂便是咖椰醬,這種由椰子、雞蛋、糖和斑斕葉製成,味道香甜醇厚,還有淡淡香草香氣。

新加坡人美好的一天就從早餐開始,兩片吐司烤得焦香酥脆,中間夾上冰涼的黃油與厚厚的咖椰醬,再蘸淋了醬油的溫泉蛋,配咖啡或牛奶,就是這個南洋味!

亞坤咖椰土司
距離百年老店僅剩21年,創始人黎亞坤來自海南,幾十年如一日在大眾市場經營攤位,以堅持炭火烤制麵包聞名,食客也都是附近居民,千禧年才將分店開遍新加坡。


△credit:6人游旅行顧問
03 海南雞飯 - 新加坡頂流
Republic of Singapore
來自海南的白切雞下南洋後吸收了粵菜精華,演變成現在的新加坡頂流美食。

雞肉燙至全熟,配上辣椒醬、醬油膏與濃香薑蓉,連肉帶皮放入口中,雞皮爽口彈牙,雞肉滑嫩緊實,蘸醬提鮮解膩,再來一口雞油、雞湯與香蘭葉蒸煮調味的米飯,沒人能逃過這份碳水套餐。


天天海南雞飯
新加坡的海南雞飯店可謂多如牛毛,這家店憑藉自製的酸柑辣醬與不斷改良創新的工藝, 從中脫穎而出,拿下必比登推薦餐廳,成為米其林推薦的「雞飯之王」。

天天海南雞飯的首店就開在牛車水的食閣中,飯前或飯後逛起來都很方便。

04 肉骨茶 - 硬核早餐
Republic of Singapore
肉骨茶是潮州人與福建人在下南洋時期發明的,雖然都愛喝湯,但卻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潮州派湯色白,僅加入白鬍椒、蒜瓣與五香粉等調料調味;福建派湯色黑,要加入十多種中藥與醬油調味。


當地人喜歡清早就吃一碗肉骨茶,煲了數小時的湯汁鮮美,豬骨軟爛入味,再來一碗米飯,獲取一整天的能量。


△credit:6人游旅行顧問
松發肉骨茶
這家始於1969的老店只做潮州特色胡椒味道的肉骨茶,豬骨量大實在,還可免費續湯,是新加坡人的共同回憶。


△credit:6人游旅行顧問
旅行顧問:靜靜
05 加東叻沙 - 新加坡多元融合的寫照
Republic of Singapore
叻沙就是椰奶湯底的香辣湯麵,融合了印度、馬來西亞及中國的美食元素,又在東南亞各民族手中演化出眾多風味,羅子望、馬拉盞、咖喱……調料層出不窮,可以說是新加坡多元民族融合的典範,但當地人還是偏愛加東叻沙。

加東叻沙的濃湯香辣鮮甜,椰奶的加入讓湯底更顯醇厚,上面澆滿鮮蚶、蝦和炸魚餅等海鮮食材,被切成短短條狀的粗粉墊在碗底,連筷子都不需要,一個湯匙就能大快朵頤。

328加東叻沙,必比登推薦
這家店已經在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美食榜單里常駐了,新加坡本土的各種美食獎項也拿到手軟,來光顧過的明星合影更是一面牆都貼不完,總之來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