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心内膜炎病患中 血液培养阴性患者死亡率高出5%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患当中,血液细菌培养阴性患者的死亡率在30天内比阳性的患者高出约5%。
院方希望通过改善诊断流程,增加探测到细菌的可能性,协助更多病患及时得到治疗。
55岁的周伟荣在2015年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引发脑出血。当时的他一度生命垂危,所幸及时动了心脏手术才挽回一命。出院后他进行了两年的物理治疗,如今已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感染性心内膜炎康复者周伟荣说:“其实那个心瓣移植之后,那个伤口康复之后,其实对我来说这个心瓣已经解决了。我真正的挑战是那个脑中风的问题,就是你左手左脚,还有我的视力(受损)那个才是挑战。”
当心脏和血管内膜出现细菌感染就会造成心内膜炎。口腔卫生不佳会增加染病风险,而男性和60岁以上人士也更容易患上心内膜炎。医生会通过血液培养来判断病人是否患上心内膜炎,但有时一些确诊病患可能会出现阴性结果。
国大心脏中心心脏内科研究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傅建强副教授表示:“病患在进行血培养之前可能服用过抗生素,一些细菌也可能不会通过正常的方式繁殖。”
研究团队表示医院每个星期会接到一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染病率虽然不高,但若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就可能会致命。研究团队认为,通过改善诊断的流程,例如在患者服用抗生素之前进行血液培养,就可以增加探测到细菌的可能性。
国大心脏中心心脏内科高级顾问医生江国辉助理教授说:“如果拿不到好的血液培养,那个病人就可能变成一个血液培养阴性的病人,这样我们就不能给一种特别好或最好的抗生素来治疗这个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