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共和国,通称新加坡,别称狮城。作为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新加坡有时会被人戏称为“小红点”,但他的国际地位绝对不容小觑。新加坡居住环境堪称世界前列,到处都能看到花园,摩天大楼林立,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都市。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岛国,国土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万。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和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在这里居住生活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以及西欧人等。

因各种族饮食习惯和特色的差异,新加坡的饮食因而多种多样。无论是中餐、西餐、泰国菜、印尼菜,还是马来风味、印度饮食,这里都有,这也形成了新加坡独特的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来到新加坡,就可以品尝到不同民族、地域的特色美食,新加坡也被称作美食天堂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各国人均寿命排名数据,新加坡的人均寿命在83.1岁,排名世界第三,其中女性的人均寿命更是达到了86.1岁,甚至超过了排名第二的瑞士女性人均寿命,新加坡人的饮食习惯里也藏着他们长寿的秘诀。
1、早餐
新加坡家庭早餐一般爱吃咖椰吐司,这款美食在新加坡早餐非常普遍,烤得酥脆的吐司,浓郁的咖椰酱,加上黄油带来的顺滑口感,轻轻咬一口就能感觉到咖椰的香甜和黄油的香味迅速在口腔中融化、四散。明明每一样都不是特别了不起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却显得分外和谐,相得益彰。这道小吃的秘诀就在于甜味担当咖椰酱。制作咖椰酱的原料非常简单,只有鸡蛋、香兰叶、棕榈糖(部分店家会用白糖代替部分棕榈糖)、制作咖椰酱的原料非常简单,只有鸡蛋、香兰叶、棕榈糖(部分店家会用白糖代替部分棕榈糖)、也正是因为材料的比例不同,各家做出的咖椰酱味道并不相同,有的偏淡,有的偏甜,有的浓郁,有的腥涩。好吃的咖椰酱一般都能让人感觉到椰浆的浓郁和香兰的清新,口感顺滑浓密,不失香甜。

咖啡是搭配咖椰土司的必备饮品,许多新加坡人无论老少在生活中都不可少了咖啡;一早一杯香浓咖啡,一天的生活才算开始。咖啡在新加坡,最早由华人从印度尼西亚引入,而这些华人则是更早以前在与阿拉伯商家的贸易中首次接触到咖啡。

本地咖啡采用的是罗布斯塔咖啡豆,在高温下与糖和人造黄油一起烘焙,使咖啡豆焦糖化,味道也更鲜明。当地人泡制咖啡时,先在研磨咖啡粉中注入热水,并用法兰绒过滤袋过滤。“kopi” 堪称价廉物美的新加坡式咖啡饮品,已然在新加坡饮食文化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乃至于本地民间甚至催生出一套新加坡咖啡独一无二的专用 “术语”,精准地形容咖啡的各种 “变体”。

肉骨茶也是当地人早餐爱吃的美食,时至如今,历史并不悠久的肉骨茶已发展成为南洋饮食文化中的惊鸿一瞥。马来西亚的肉骨茶药材味更浓,而新加坡的肉骨茶药味淡,胡椒味更重。茶汤色浅、茶香味浓。除了淡淡的药材味,还有醇厚的油脂香,但是喝起来完全没有油脂的肥腻。白胡椒的味道尤为突出,醇厚而非尖酸。当地人吃肉骨茶也会搭配油条。像越南人喜欢用油条蘸河粉汤一样,狮城人民都会点一份油条泡着肉骨茶吃。吸收了茶汤的油条才是完全体。

外酥内嫩的印度煎饼也是一种极受欢迎的早餐食品,据说,这种煎饼源自旁遮普地区,由南印度移民带来新加坡。最传统的煎饼原为无馅料的原味或和著鸡蛋的煎饼,但今时今日口味变得多样化了,有洋葱、芝士、蒜蓉等。这道美食通常会搭配热腾腾的咖喱羊肉或咖喱鱼一起食用。

午餐
新加坡家庭一般爱吃椰浆饭,它是一道深受马来人推崇的丰盛美食,非马来人也对它喜爱有加,而且还推出他们自己版本的椰浆饭。两者采用一样的米饭,尽管有些米饭略带香兰叶的绿意清香,但是它们的区别之处在于配菜。例如,华人家庭的椰浆饭爱搭配油炸鸡腿、鸡肉香肠、鱼饼、咖喱蔬菜或午餐肉等等。这道菜拥有完美的混合风味:椰奶和香兰叶浸透香米,佐以油炸鱼或炸鸡翅、香辣烤鱼饼、炸江鱼仔、花生、鸡蛋、黄瓜片,和辣椒酱。

当地工作的人午餐也爱吃谷类碗食、新鲜沙拉和皮塔饼,采用希腊烹饪方法和调料制作。搭配 souvlaki (一种受欢迎的希腊街头小吃)的谷类碗食美味可口,或选择烤羊肉卷饼,里头配有包菜、蓝莓、奇亚籽或核桃和樱桃番茄。这款小吃富含蛋白质和益生菌,能量满满,有益肠胃健康。其中蓝莓、奇亚籽或核桃等富含抗氧化物的食材。

晚餐
海南鸡饭也是当地人晚餐经常吃的美食,虽然鸡饭有许多不同版本,但海南版本的鸡饭通常由水煮鸡、以鸡高汤烹煮的米饭和辣椒蘸酱组成。这道美食的特色在于采用鸡汤、姜和班兰叶来烹煮,而这三种食材也同样用在辣椒蘸酱和米饭里。当地人做这道菜需要很多材料,需要准备鸡汤、班兰叶、酸柑汁、黄瓜以及香菜、大蒜、麻油和米饭,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所以一定要先确保您的材料齐全。

新加坡家庭晚餐爱吃辣椒螃蟹,把螃蟹以酸甜带微辣的浓郁酱汁与鲜蟹一起爆炒,使蟹肉肥美鲜甜的原味更加饱满多汁,虽然名字看起来很辣,但其实只是微辣,还有咸中带甜的滋味。这道菜的烹饪时长约为 30 到 45 分分钟,需要准备辣椒干、鸡蛋等食材,当然,还有螃蟹。尽管烹饪步骤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处理螃蟹却不容易,很需要技巧。

下面介绍几款新加坡常见美食~
1.叻沙

从带有罗望子酸味的槟城亚参叻沙到类似咖喱的砂拉越叻沙,新加坡的叻沙(香辣椰奶汤面)种类繁多。但是它们都没有我们道道地地的加东叻沙有名。加东叻沙受住在加东地区的土生华人启发。它有色如火烧夕阳的香辣浓汤,以椰奶和虾米入味,再浇上鲜蚶、虾和炸鱼饼等食材。其特征在于它的米粉:粗粉被切成短条,用勺子勺起即可轻松享用。
2.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在新加坡全国小贩中心随处可见,也是很多大餐馆乃至酒店咖啡厅的菜品。鸡肉用沸水煮或热烫至全熟,然后浸入冰水保持肉质滑嫩。根据本地做法,鸡肉还可抹上酱油烤制或焗制,带来别样的口感。这道菜的成败取决于米饭和辣椒。用鸡高汤、姜和香兰叶烹煮的米饭,需油量适中。而辣椒则必须将辣味和酸味融合得恰到好处。
3.云吞面

新加坡有一种粤式面食叫,Wanton Noodles。一些老字号云吞面摊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嚼劲十足的面条、肉质鲜嫩外皮滑溜的云吞和美味的叉烧,如果再配上辣酱,就是一碗超好吃的云吞面了,面条爽滑韧性度好,并带有蛋香,叉烧、青菜,时而随食客的喜好也加入一两个油炸云吞,吃的时候还配搭腌制过的青辣椒。不止弹牙也散发着蛋香味,为一碗云吞面生色不少。
4.沙爹烤串

沙爹 (satay) ,是新加坡极受欢迎、适合一大伙人共享的小吃,也是传遍东南亚各地的经典街头美食;不同地区,口味各自精彩。也因此,沙爹也可说是让美食爱好者一窥东南亚区域各种文化特色的一扇橱窗。沙爹类似于中东的烤肉串 (Kebab) ,可追溯到阿拉伯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东南亚美食。沙爹以竹串代替金属串,且通常会搭配各种蘸酱。鸡肉、牛肉和羊肉是这种美食中最常用的肉类。
5.炒粿条

炒粿条这道经典本地镬炒面食,可追溯到中国广东省潮州地区的潮州文化。一盘好吃的炒粿条不能少了 “镬气”。这道美食都是用柴火而非煤气灶烹炒的,火才会旺盛,才可产生 “镬气” 香。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五十年代。到了今天,仍有少数摊贩特意使用炭火来烹炒,以留住炒粿条标志性的烟熏风味。炒粿条的主要食材是粿条和黄面,另加入酱青、黑酱油、大蒜、辣椒、腊肠、鸡蛋、鱼饼及豆芽,一起用大火烹炒而成。炒粿条最让人有罪恶感的是,在烹炒时使用猪油,还会撒上炸的酥脆的猪油渣,但这也正是它的精华所在;是猪油赋予了这道美食无比诱人的香味和口感。最后加入鲜虾和血蛤快速拌炒。新加坡本地和这个地区其他版本的炒粿条有时候还会加入峇拉煎(belacan,虾酱)。
6.蚵仔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