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该地区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创新和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尽管新加坡的创业环境充满活力,但获取稳定的资本和公开上市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图源:CNA
2022年,在全球融资环境紧缩的背景下,新加坡的初创企业融资额仍达到约82亿新元,引领东南亚。然而,在公开上市方面,新加坡去年的表现并不理想,仅有少量企业实现了上市,这与美国繁荣的IPO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留意与市场割裂带来的风险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许多公司选择保持私有状态,更长时间的依赖私募资金。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一个缺乏活力的公开资本市场,能否支撑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私募市场能为公司提供早期的资金和专业知识,但这只是整个资本市场生态的一部分,公司最终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来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并为投资者提供退出机制。

图源:FACEBOOK
私募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资金退出后可以再投资于新的创业公司。相反,一个不活跃的公开市场可能会削弱经济增长的重要链条,减少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并降低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公开和私募市场的有效结合,将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未来的公司,帮助创始团队扩大业务规模。反观新加坡正在吸引具有上市公司经验的专业人才,这增强了其作为人才中心的影响力,并提升了当地资本市场和管理的专业能力。
新加坡依然是企业发展的首选地点
公开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也不容忽视,因为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会为为非上市公司和私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资产定价信息。
东南亚估值较低的独角兽公司一直面临上市地的选择问题,并非所有公司都适合在美国等大型市场上市,小型公司可能会在这些市场中被忽视。有时候,成为小型市场中的领先公司可能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图源:SGX
新加坡拥有成为全面风险投资来源的所有要素,包括早期、成长期和长期投资,其资本市场拥有众多机构投资者,包括家族办公室、养老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准备从私募市场转向公开市场,建立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生态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支持这些公司,Granite Asia与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NextGen Tech 30计划,这是东南亚首个专注于成长型公司的公私合作项目,旨在为创新科技公司提供平台,提升其知名度,吸引投资,促进其快速发展。
从私募市场向公募市场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融资过程,它还涉及到培养创新精神、加强人才储备、促进经济发展、巩固金融枢纽的地位、实现共同繁荣,并为所有人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加坡政府的愿景是通过公私部门的合作,支持新兴一代的企业家和商业领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