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外界对规划中的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SEZ)充满期待。新加坡新任总理黄循财在6月12日的马来西亚之行中,特别强调了经济特区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表示这将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人们常讨论我们两国经济体的竞争,但实际上我们是在互补。” 黄循财说到。

图源:CNA
马来西亚方面,安瓦尔·易卜拉欣对经济特区的计划表示乐观,并认为相关规划已接近最终确定。
新马联手打造东南亚版深圳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被誉为“东南亚的深圳”,其地理范围和经济部门的细节仍在最后敲定中。预计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工作组将在本月举行会议,以便提供更详细的规划。正式协议预计将在9月签署。
关于经济特区可能主导的行业和部门类型,柔佛州提议包括16个经济部门,如电气和电子、医疗、航空和制造业等。
在上个月的柔佛州议会会议上,首席部长翁哈菲兹提出,经济特区将跨越柔佛州六个地区,包括新山、依斯干达布特里、巴西古当、笨珍、古来和哥打丁宜,总面积达3,505平方公里,这是新加坡国土的四倍多,几乎是深圳的两倍。
柔佛州和深圳一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以及年轻且不断增长的劳动力。两者都位于主要经济中心附近,如深圳靠近香港,柔佛州靠近新加坡。柔佛州和深圳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经济特区的发展,柔佛州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复制深圳的成功。

图源:CNA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是半导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伙伴,经济特区将加强两国在电气和电子领域的地位。2023年,马来西亚的电气和电子行业获得了854亿令吉(181亿美元)的批准投资,几乎是2022年的三倍。与此同时,新加坡的电子集群去年占该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2%,为31亿新元(23亿美元)。
特区对当地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槟城已经成为半导体中心,经济特区可以进一步巩固马来西亚作为电气和电子行业领导者的声誉。今年4月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强调了马来西亚作为新兴半导体强国的崛起,并指出来自欧洲和美国的主要参与者正在槟城开设工厂或扩大现有业务,以建立新的全球供应链。
槟城被誉为“东方硅谷”,在芯片组装、封装和测试方面有着长期的影响力。然而,工程师等技术工人选择在新加坡从事类似工作以获得更好的就业待遇的情况并不少见。去年,马来西亚时任人力资源部长V Sivakumar表示,截至2022年,186万移居国外的马来西亚人中有113万人居住在新加坡。
一旦经济特区建立,它将有助于吸引技术人才到该中心,从而将人才留在马来西亚境内。这可以通过双方的免护照二维码清关计划来支持,从而促进陆路检查站人员的更快清关。

图源:CNA
随着新加坡和柔佛州之间的供应链变得更加一体化,马来西亚可以保留和扩大其人才库,这取决于公司如何在经济特区内开展业务。由于持续的地缘政治气候,在该地区寻求扩张机会的制造商可能会被经济特区所吸引。这可能会增强其与泰国和越南等邻国的竞争力。
新加坡拥有领先的公司在该国进行研发和晶圆制造工作,而马来西亚则在芯片的组装和测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新加坡的土地稀缺和成本上升,经济特区允许来自新加坡的人才快速前往柔佛州,促进思想和最佳实践的交流。该中心的营销将展示柔佛州的扩展能力,从后端组装到包装、测试和潜在的上游活动。
柔佛州强大的基础设施,包括众多大型数据中心,增强了其吸引力。到2024年年中,马来西亚将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使其成为专注于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的公司优化流程的理想选择。
特区建设可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数据中心主要位于努沙再也科技园、Sedenak科技园和杨忠礼绿色数据中心园。杨忠礼电力和英伟达之间的人工智能(AI)项目也将在杨忠礼位于柔佛州古来的数据中心园区举办。新加坡还提供连接到全球网络的多个海底电缆登陆点。

图源:ST
随着半导体行业竞相减少碳足迹,经济特区的技术中心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些可持续性问题。公司可以在新加坡建立前端制造设施,同时在柔佛州进行芯片组装和测试或物流仓库,以降低成本。新加坡和柔佛之间的距离也意味着公司的碳足迹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新加坡拥有战略性的区域财资中心、丰富的研发经验和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而柔佛州则提供较低的租金和工资成本,使生产更具竞争力。经济特区可以促进这种协同效应,以吸引更多公司在新加坡和柔佛州投资。
半导体公司可以在新加坡设立销售中心,同时将其仓库保留在柔佛州以保持低成本。这种结对模式将有利于柔佛州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
柔佛州因其土地、地理位置、连通性和资源而获得了新的投资。它还受益于供应链的多元化,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柔佛州设立了基地。
经济特区将继续推动柔佛州的这一增长,这些在柔佛州设立的公司也可以利用新加坡的区域宝藏中心机会。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新加坡的增长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