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告甘达萨米被判坐牢6年。(图:海峡时报)
(新加坡讯)兴都庙前主祭司,5年内172次把66件金饰拿去典当后又赎回,兑现超过230万元,并把其中逾14万元转账到印度的银行户头,被判坐牢6年。
《联合早报》报导,被告是现年39岁的甘达萨米,为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前主祭司。
来自印度的他面对5项失信及5项抵触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的控状,案件昨早在国家法院过堂。
被告承认其中4项控状,法官把余项纳入考量后,判他坐牢6年。
被告于2013年12月被印度教基金管理局雇佣,2018年7月被委任为马里安曼兴都庙的主祭司。
2020年3月,被告因擅自当掉庙里的金饰,愧疚之下辞职。
根据案情,庙宇管理层自2014年起,把保险箱的钥匙和密码交由被告管理,他当时是保险箱的唯一管理人。
保险箱内存有255件金饰,这些金饰一般会用在祈祷仪式上。
2016年至2020年期间,被告前后172次把庙宇的66件金饰拿去典当又赎回,期间兑现共232万8760元,并把其中14万1054元 转至在印度的银行户头。
为确保庙宇的物品存放妥当,庙宇准备于2020年7月22日至8月18日进行审计。被告得知后告知庙宇财务部职员,他把钥匙落在印度,没钥匙开保险箱。
这名职员告诉被告,如果被告没有钥匙,他只好强行打开保险箱。
被告意识到审计无论如何都会如期进行,于2020年7月2日承认把部分金饰典当换钱,并承诺会归还金饰。被告至今已归还所有金饰。
被告归还金饰是真的
调查显示,被告之前典当金饰的罪行没被揭发,原因是他总在审计展开前借钱把金饰赎回。审计结束后,被告又再把金饰典当,归还借来的钱。
被告代表律师求情时称,被告在印度的朋友母亲患癌需要钱,被告想要帮助朋友才会典当金饰筹款。
律师称,被告是个简单的人,住在庙里也吃庙里提供的餐点,没有把典当后换来的现金用在其他事务上,金饰至今都赎回并归还庙宇,希望法官从轻发落。
印度教基金管理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庙宇事发后请专业金匠证实被告归还的金饰是真的。
此外,管理局也规定金饰必须由庙宇管理层保管,而且每年会进行4次审计,确保庙宇妥当地保存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