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更多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内容 自我诊断心理健康问题

本地一些心理学家表示,有更多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内容,自我诊断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的准确度因人而异。专家说虽然网络资料更便宜和快捷,但不应作为专业援助的替代品。
拉玛德看了朋友分享的这段关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视频后有所启发,让他了解自己为什么无法集中精神,也不再对自己过于苛刻。
拉玛德说:“以前我真的只会自责。当我看到视频时,我想我可能可以寻求帮助。”
但也有人看了这类内容,给自己贴标签而陷入恶性循环。受访心理学家发现,求诊的病患中已自我诊断的人数激增,当中只有一成正确地自我诊断。
临床心理学家陈端琳博士说:“这些病患开始变得非常愤世嫉俗,因为他们已经有点状况了,所以也许他们感到有点低落时,会认为生活很累,但误认为是自杀念头或失去活着的意愿,然后陷入抑郁状态。”
心理学家表示病患应确保资讯来源可靠。而即使做足功课,病患能为自己做的也有限,最好还是寻求专业协助。目前向私人心理学家求诊每次可花费超过100元,公共医疗机构的预约则可等上一个多月。专家认为要协助我国打击心理健康问题,增加心理学家的人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