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义务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
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
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
但是民办初中
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
依然举办小升初的升学选拔性考试
8
同学关系
新加坡小学有个有爱的项目叫
Buddy System
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的学生
帮他们适应和融入小学生活
特别是小一新生入学第一天
都有学长配对带领
小到带他们去厕所再回到课室
大到安慰他们初次面对陌生环境的害怕
让孩子们自己在校园生活中学习互助合0作的精神

中国小学思想教育课上
有倡导同学之间友爱互助
不过有些缺乏实践上的活动

9
家长和老师的关系
新加坡老师会经常和家长沟通
学校会经常组织各类型的亲子活动
家长也可以报名参加家长支援组(PSG)
直接加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每年定期开家长会
注意是一对一的家长会哦
让父母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有些朋友表示
在新加坡做老师不容易
家长只把你当一位普通的工作人员
很多时候会评判你的“服务”是否到位
做得好是天经地义
做不好的话
投诉你的渠道有很多
在中国,也经常有家长会
家长会更小心翼翼地与老师互动
希望讨好老师
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更上心
新加坡政府的明文规定:
公职人员(包括教师)
不可以收超过50新币的礼物
如果收了少于$50以下的礼物
也要向上级部门书面报备
例如
大家一起分享的35元大蛋糕需要申报
这是提醒教师不要接受太贵重的礼物
小数额的礼物则不必记录
若有教师接受了贵重礼物
校方会要求教师把礼物退回给家长
10
学术表现
新加坡的教育水平高
不仅仅是喊喊口号
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在亚太经合组织(OECD)
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2015中
新加坡以数学564、阅读535、
科学556的成绩取得总分第一
而中国(北上广苏)位居第十

世界知名大学都爱新加坡学生
哈佛大学在中国录取率不足0.5%
但在新加坡的录取率却高达14%
东南亚小红点新加坡
为什么教育这么强大?
因为没有自然资源的新加坡
把人才作为重要的国家资源
大力发展教育,重视教育
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
每年的财政预算
很大一部分都拨给了教育

例如新加坡政府每年
都会选择最优秀的学生
全额资助他们去英美顶级大学读书
然后毕业后回到国家教育系统
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实践之后
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

以上中新小学对比
是拿政府小学举例
总体来说
政府小学的群体以本地人为主
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介于国际学校和中国普通学校之间
新加坡国际学校更重视孩子兴趣和个性的发展
主要是最早招收学生的对象
多为新加坡跨国公司高管的孩子
他们未来多数会回到
欧美这种高度自由宽松的社会大环境

低龄留学是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
是否要送孩子出国
以及选择何种学校
需要根据每个家庭
和孩子的情况来进行评估
如果您的孩子超过7岁
并计划近期来新加坡读书
但缺乏英文作为教学语言环境的经历
没有把握通过AEIS考试
想按照年龄来新加坡直接插班入读新加坡政府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