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冲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经济历史学助理教授David Chilosi在电话中说。问题是,这是暂时的冲击,还是会有更长期后果。
当然,现在断言当前这一疫情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多大的冲击还为时过早。
欧盟委员会表示,经济活动的下降可能与2009年相当,英国第二季度的萎缩幅度可能达到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经济学家们还指出,美国正在进入急剧衰退,一些预计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交出1947年有季度记录以来的最糟糕成绩。日本政府大幅下调经济评估,称其形势严峻并因疫情爆发而极度压抑。

至于当前这一滑坡与上个世纪以来的历次衰退比起来怎么样?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过去一个世纪中造成了最严重经济困难或者疫情的五大危机:
大萧条
1929年的股市崩盘引发了20世纪最漫长、最幽深的全球衰退。危机最初只局限在美国,后来迅速升级为全球范围,并被虚弱的银行、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以及后来的贸易壁垒加剧。由于各国政府行动太少也太晚,这次滑坡一直贯穿了整个1930年代。
到1933年时,美国的失业率约为25%。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注入巨额现金,再加上战争行动,才让美国的萧条得以结束。

二战
这一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冲突对经济的影响因国家而异。美国蓬勃发展,并标榜自己是世界领先经济体。英国避免了被入侵,但被债务压得动弹不得,而大块欧洲区域则成了一片废墟。德国彻底被毁,日本也满目疮痍。
那时经济已经完全变成为军事目的服务的样子,例如,汽车生产线被用于制造坦克。冲突一结束,这种工业生产就停止了,与此同时,政府支出突然收缩。经过了后来数十年的重建和修复,社会、政治和经济所受的影响才被解除。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6日曾公开表示,现在新冠疫情对美国的打击比日本在二战中轰炸珍珠港,或者二十年前的9/11袭击,还要严重。
“我们回顾了在我们国家发生过最严重的那些袭击,这一次是我们遇到过最严重的。”
“这比珍珠港严重,比世贸中心严重,像这样的袭击从来没有过。我将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冠状病毒)看作是一次战争。”
石油冲击
从1973年10月到1974年3月,美国的油价涨了三倍。这给当地变得依赖能源进口的制造业带去了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企业被迫在经济成长率下降的时候提高工资以应对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这种效应被称为滞胀。

这种影响在全球不同程度地反复出现。例如,法国和英国有不间断的原油供应,但面临着自己的挑战。英国同期受到多次罢工的困扰,并最终寻求国际援助。
2003非典
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最常被拿来和新冠疫情进行对比的同类事件。但是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很明确新冠的危害是当年的非典无法比拟的。
以中国来举例,新冠和2003年 “非典”疫情相比,“非典”对当时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有限,2003年全年GDP增速甚至快于2002年。但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和2003年具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整体经济增速依然处于下行周期,内外部压力较大;目前经济结构中消费、服务业占比更高,而这两个行业受疫情影响最大,恢复时间也将较长;此外本次疫情的爆发时间和传播方式也使其比“非典”更难控制。

当年的非典随着夏天的来临,环境温度升高,就仿佛突然消失了一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时截止到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和目前的新冠疫情感染与死亡人数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目前的新冠疫情并没有随着北半球天气炎热就消失,可以预计,在疫苗得到大规模推普及之前,新冠疫情可能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金融危机
2007年至2009年的衰退是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信贷很快冻结,导致雷曼兄弟破产、金融危机,以及随后全球贸易急剧萎缩。

北美、南美以及欧洲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随之而来的对很大部分银行体系的维修工作可以说至今仍未完成。
对于2020年以及之后我们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境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不得不给国民打心理预防针。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几乎停滞不前,全球经济也正发生结构性变化。李显龙在6月7日发表的全国讲话时指出,国际贸易和投资在冠病疫情爆发之前已经放缓,如今下滑的速度将变得更快,影响也更广泛。
此外,全球经济在短期内不会恢复到过去那种开放、互联互通的状态。李总理说,人们在出行方面将受到更多限制,旅行不会跟从前一样频密,健康检查和隔离安排也将成为常态。
“比如搭乘廉价航班到曼谷或香港度过长周末,或许不再那么轻而易举。”
各国也会尽量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也不会继续紧密合作,共谋福祉。李总理说,今后的世界将不再那么繁荣,还可能会有更多纷争。

这些发展趋势将对新加坡有深远的影响。李总理指出,新加坡从开放和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中获益良多,新加坡经济的一大部分,如制造业、生物科技业、金融服务业和物流业都面向国际,而国内经济的主要部分,如零售业、餐饮业、休闲娱乐等领域也依赖旅客光顾。不过疫情将使新加坡经济面对截然不同的未来。
“无论规模大小,企业势必受到严重冲击。一些产业的改变将是永久的。有许多企业必须创新或转型,才能继续生存。员工也会受到波及。被裁退和失业的人数将上升。一些工作会被淘汰,而且永远消失。员工必须学习新技能,以保住饭碗。”
所以他表示,未来几年对新加坡来说将是充满变革的艰难时期,国人必须准备面对截然不同的未来。
这半年来,我们在新加坡,目睹了很多萧条的景象。
街上很多店铺关门了,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大量的客工被封闭隔离了数月,不知道何时可以结束这种幽闭恐惧的生活。
毋庸置疑,2020,真的太难了。
只是我们不确定,2021,会变好吗?
资料来源:
1. BBC:新冠疫情冲击世界经济
2. BBC:特朗普:新型冠状病毒是比珍珠港更严重的“袭击”
3. KPMG:新冠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4. InfoQ:疫情之下:企业裁员保命,被裁者艰难求生
5. 早报:李总理:未来几年艰难多变 国人须做好准备
6. 知乎@鸦隐:2020年真的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吗?先别急着下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