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在新加坡的公车争执
引发了全岛网友的热议
只因当事人疑似是 中国同胞
今天!就有椰友在后台
给这名女子 写了一封信
直抒胸臆引发编辑部强烈共鸣
读信之前先来回顾
这次的事件
135编辑器


白衣女子挡巴士事件
事情相信是因为没沟通好
司机没提醒女子到站了
导致巴士开过站
白衣女子下车挡在巴士前
要求巴士U转回去
乘客安哥在一旁跟他理论
“他又不是华人
你让他怎么知道(哪站提醒你)?”
“现在你要耽误全部车里的人啊?”

面对讲道理的安哥
白衣女子说了一句
“我要投诉他”
“我早就告诉他了
不到Paya Lebar”
旁边又来了一位乘客
对女子劝说着:
“You wan to complain
then you go complain
faster you go......”
(你想投诉就去投诉,请快点让开)
安哥也指著车牌号说:

“你要投诉
你拿他的车牌去投诉
但是可以让开吗?”

白衣女子随即
很激动的冲上车
对着印度籍司机说华语:
“你走到这里了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去!
我早就告诉他了”
印度籍司机连通
管理中心的对讲机
对方请白衣女子快离开
不要耽误大家出行
女子继续和司机僵持
责怪司机害自己坐过站
“我现在走到那里
已经没有车了!”
对讲机中的管理人员
继续劝说女子不要耽误
公车里乘客的行程

女子表示:
“你们的行程!
那我的行程呢!!!
我都不知道这里哪是哪?”
“我不是挡住你的巴士
我都不知道
这要是白天的话还可以
但这是晚上我怎么办?”
然后女子激动大喊:
“现在已经没有车了
我现在怎么整啊?”
有一位被耽误行程的乘客
也跟着激动大喊
“我要回家!”
(大家都鸡冻了)
管理人员表示
印度籍司机听不懂华语
希望她能够理解
但是她表示
给司机出示过照片了

随后,有一对本地人
过来轻声询问她要去哪里
看似想要帮忙
视频到这里就结束
孰是孰非相信大家
心中自有定论
椰子今天也收到了
一位椰友的来信
表达了对这件事的看法

椰子将ta的感触
整理成文
致公交事件中同胞一封信:
“我是一名永久居民,在本地一家电信公司上班,公司职工近千人,我们部门十几个人,大多数是本地人。
昨天,这个事件传遍了全网,我心中就很不安了,今天上班时果不其然,在pantry喝东西的时候,就有同事在议论这事儿:
‘Hi,怎么样?昨天那个巴士新闻你看了么,那个女人很野蛮诶。’
‘对咯,怎么可以这样,影响别人回家。’

他们在讨论时,我已经觉得脸上发烧了,只能保持沉默。因为,我本身也很不认同女子的行为。
但是,听到他们说中国人没素质的时候,我的心里更不舒服!这种感觉太难受了,你不懂如何反驳,但是又难以接受。
结果,更尴尬的来了,有位白目的同事竟然说,‘这个女人说话,一听口音就是PRC(新加坡人对中国人的称呼)。’
说完了之后,他发现我也在一旁,他有点尴尬的挽尊,说:
‘J,我没有别的意思,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这样子,你就不是这样的。Sorry哈~’

说完还拍拍我的肩膀,说真的,我觉得更尴尬了,整个脸上都有点热.....
这就是我今天早上的经历,我也并不是想要责怪这位同胞,人在异乡实属不易,这些我们感同身受。
但是,身为同胞,她的行为我真的不能够认同,尤其是经历了今晨的经历,有些话不吐不快!
“自私行为”
首先,我想起了中国不久前发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一位女子和驾驶中的司机发生争执,导致司机用力过猛,公交车坠江,15人遇难。
一个自私的行为,影响全车的乘客!幸好,她只是挡着车不让走,而不是抢方向盘......

其次,她可能真的是刚来新加坡,还很陌生和害怕,想要寻求帮助但是方法不对,这一点我可以理解。
“入乡随俗”
但是,希望她能入乡随俗,既然来了就要适应这里的一切:
1、适应新加坡公交车,并不报站,只有按钮才会停车的规则。
2、适应这里是讲英语的国家,这位司机是看起来是印度籍,根本听不懂华语。
3、适应这里是讲规则的地方,有问题大可以投诉,但是挡车这件事,不但危险还影响了他人出行,不可为之!

初来乍到,谁都是人生地不熟,但这不是借口,一个地方更不会因为你的初来乍到,就为你改变规则,既然来了就要入乡随俗。
“将心比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位司机应该也是客工。她只想到了自己的不容易,有没有想到司机的不容易呢?
对讲机已经连通了管理中心,她也说要投诉司机,这位司机会不会因为没有和乘客沟通好,而受到了惩罚呢?
出门在外,谁都不容易,真的应该互相理解。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说着中国话,我们就代表中国人。出门在外,自己的行为不光代表自己,也肩负着祖国的形象,同胞的颜面!
爱吐痰,乱扔垃圾;
爱大声喧哗,爱插队;
爱占小便宜,偷拿卫生间厕纸;
......
我当然不认为同胞都是如此的,但是这样的标签,我们什么时候能撕下来?!

图源:新华网
记得,在几年前经常有类似的新闻,同事谈论时,也导致我有过这样的尴尬。
但是,最近这样的事情真的很少了,我相信是因为我们越做越好,也希望以后大家都能注意言行。
同胞们,让我们一波好评,就此刷起!
// 网友热议 //
这位椰友感慨良多
其实,这件事也引发了新移民在内
本岛小伙伴强烈热议
有人表示这是特例,不代表所有人:



也有人觉得她初来乍到,情有可原:



还有人觉得巴士服务应该改进,报站名:

也有人表示要理智对待,帮助外乡人:



最后,一位网友精辟的留言
很好的总结了这场闹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