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平庸——吴作栋力挺新加坡部长高薪制度

2021年11月25日   •   2万次阅读

这项调整,李显龙事前曾与吴作栋讨论过。“因为之前的方程式是我拍板的,所以他来找我讨论这事。”吴作栋说道。“我支持他做出调整。旧有的方程式不改变,他实在很难继续下去。考虑到当时民间的情绪,他不对部长薪金作出一些调整的话,根本难以再继续治理国家。”

对吴作栋来说,2011年的政策调整对于部长薪金这场永无休止的争议来说,蕴含着一个宝贵的教训。在他看来,这个课题的答案不在于完全取消与私人企业挂钩的方程式。关键其实攸关政府的表现。当政府做得好,经济强劲增长,住屋、医疗、交通等顺利发展,关于薪金的辩论就相对和缓。“人们当然还是会埋怨,还是老爱说部长赚大钱,可是这样的挖苦会少得多。”他分享自己的观察。“不过,如果政府做得不好,嘲讽恶言就会满天飞,说你领一份这么高的薪水,还是没把工作做好。所以,虽然薪资争议会永远存在,不过在多数时候它还不至于成为压倒性课题,左右选民的投票取向。”

他的说法不是毫无根据的。虽然部长薪金方程式在1994年开始落实,在随后的1997年大选中,吴作栋仍然成功率领人民行动党强力回弹,支持率上升的趋势还一路延续到2001年大选。他语重心长地说:“薪金课题带来的困扰还是挥之不去的,但还有其他更迫切的因素,促使选民认真去思考眼前所面对的挑战。”

问:您在2018年发表了“平庸论”之后,大家都对您都说了些什 么?

答:一个好朋友告诉我,很多人都在炮轰我。他劝我别再提起部 长薪金这回事了,维护这项政策再也不是我的责任。我应该 就潇洒地策马向夕阳驰骋而去,没必要再惹这一身腥,坏了 自己的人气和名声

问:所以您会接受他的忠告吗?

答:我这不又是在谈这事了。

问:2018年您说了那番话之后,部长们可曾来找过您,说,请别 再提起这个课题了?

答:总理将我谈话的文字记录转发给部长。他对大家说,我说得 没错。我认为有些部长不希望这个课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总理把我的言论转发给内阁,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个课题是 不可能回避的。

问:您还会继续在公开场合上谈论这事吗?

答:只在我觉得必要的时候。我会比总理或者其他部长更可以对这个课题畅所欲言,因为我已经是局外人了,不再有既得利 益了。我早已隐退,现在完全不领薪。“荣誉国务资政”只是个名衔,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想的是个受薪职位。

问:现任内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答:公务员的薪酬调高了。本来就该如此,因为如果制定了一个方程式而不遵照,受影响的不光是行政官员,也包括隶属于公共部门的律师、医生和其他官员。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否则他们会说政府延误了公务员的薪金,而最终我们公共领域 里最优秀的公务员也可能就流失到私人领域了。

可是部长薪金并没有调高,虽然最近曾在2017年作过检讨。市场薪金水平自2011年以来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2017 年则是稍有回落。我认为政府当时的想法是,小幅度加薪虽然合情合理,却犯不着为了薪金微调而引发民间不快,得不偿失。我当时已不在内阁了,不然我一定会提出,说任何 时候作调整都会引起民间不满,但是小幅调高至少还比较容 易让人接受。制定方程式,就是为了方便我们系统化地对部长薪金进行检讨并作出相应调整,而不必每一次都得提交国会进行辩论。在我看来,政府错过了一次大好机会向国人展示,这套方程式能够随着市场薪金水平而上扬或下调,两者都适用。

如果等到落差扩大时才来根据方程式进行调整,那民间的反弹肯定会更大。自2011年大选后的那一次检讨之后, 政府就没再调整部长薪金了。总理会在他的任期结束前最后出击调整部长薪金吗?新总理上任后可愿意检讨薪金?当然不会马上这么做。他会在任内第一场全国大选来临之前的一 两年内这么做吗?也不会。那之后呢?或者干脆把这事留给第五代领导班子来进行? 检讨部长薪金,在政治上永远是个棘手的难题,重要 的是要怎么坦诚交代这个课题,然后希望大多数国人能够明 白。可是政府必须有所表现——这才是核心所在。如果政府表现不如预期,民间的不满情绪高涨,薪金问题自然就变得 更尖锐了。反之,假如政府做得很好,这个课题还是会存在,但只会隐没在暗处。我相信大多数选民都是理智的。我不认为他们会单凭部长薪金高就决定不把票投给你。到头来还是得看政府的整体表现,以及人民的生活是否变得更好。

问:万一政府今后都不敢再触碰这个课题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答:如今要说服优秀能干的人才从政,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当然,还是会有一些人觉得受到了感召,挺身而出。他们想要 这么做,想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即便这意味着得作出一些牺 牲。

在当今的情境中,让人才对政坛裹足不前的首要原因, 其实是社交媒体。失去个人隐私是个长期存在的障碍,不过 这还是可以克服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不难调整。如果还必 须在经济方面再承受太大的牺牲,那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因 为你还得同时面对其他的负面因素。

话虽如此,我们绝对不能以薪酬作为吸引人才从政的诱 因。绝对不行。这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立场。但我们也不能 让薪酬成为其他重重牺牲之外的又一重障碍。

问:说服公务员从政,是不是向来要比说服企业界人才容易?

答:同样变得越来越困难。公务员因为对治国方针和决策过程较 为熟悉,所以可以成为很出色的部长,晋升部长自然也是他 们在原有事业上更上一层楼。问题在于他们能不能也当好政 治领导人,有没有激励民心的气魄。可是现在就连公务员也 越来越不愿意从政了。我要再一次强调的是,他们不愿意从 政,并不是因为薪水。而是社交媒体等其他障碍。还要考虑 到家人的处境。为什么要让挚爱的家人曝光,公开面对外界审视? 我相信在2020年大选过后,愿意放弃稳定的公共服务 事业转投充满变数的政坛的高级公务员,就会更少了。即便 如此,我们还是必须锲而不舍地尝试说服那些符合条件的人 从政。用“为国服务”的使命感召唤他们。

要牢记的是,部长不光是要为民服务,更要能够展现出 领导魄力。第二个角色要比第一个更难做到。身为公务员, 他们本来就已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要他们离 开一份舒适自在的事业,转投政治大染缸,领导国家与人民 向前走......你还真别说,这还真是一项高难任务。

问:那还剩下哪些人?

答:军人?(笑)别小看军人啊,他们可是优秀潜在候选人的重 要宝库。他们在新加坡武装部队都曾有过出色表现,睿智干练。新加坡武装部队有一套运转自如的人员汰换制度,为了 使部队保持年轻化,而让高级将领很早退伍。这些高级将领 退伍时都只有四十来岁,形成了一个有能力、有干劲又有奉 献精神的人才宝库。我们清楚知道他们的人品、才智,对国家的忠诚。军人可能存在的唯一问题是,他们多年来所接受 的刻苦训练,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卫新加坡,击退任 何来犯的威胁。所以,我们还得考验他们能否在施政时展现 灵活度,是否具备政治嗅觉。

一旦加入政坛,就得穷尽一切办法学会应付广泛的政治 课题。你得学会怎么跟各行各业的民众打交道。身为军官将 领,你对着部下士兵发号施令,但在民事世界里又不是这么一回事,你得不断游说才能服众。我要说的是,看着现在的 局势发展,可以预见内阁中将会有越来越多将军。现在就有 迹可循了。有些人还调侃说,难怪全国大选称为“General Election”,意即“将军选举”。(笑) 我们还算是幸运的,拥有一批军官,可以从中招揽有潜 质的部长。我担任国防部长和总理期间,就曾经与好多位能 干的将军共事过,他们都是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在必要时 甚至不惜赔上自己的生命。可是我们也需要延揽各行各业拥 有不同经验背景的能人志士加入内阁,包括男性女性,才能 降低“集体盲思”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再三强调从 私人企业界延揽合适的顶尖人才的重要性。总理在2020年 全国大选中引进陈诗龙医生,自然是好事;他在医疗领域和 企业界的经验,让他能够有效地处理客工宿舍的冠病疫情。

问:对部长薪金方程式的一个常见批评是,这个制度太僵化,何 况并非所有部长都值得领这么一笔高薪。您同意这个说法吗?

答:事实是,不是所有部长都有能力成为出色的总裁。同样地, 也不是所有总裁都能成为优秀的决策者。不过,这两个角色 都对个人有着难以置信的高要求,也加诸了重大责任。这也 就是为什么两者足以相提并论。

总理要怎么决定每位部长的薪金?就看个别部长必须 承担的责任,以及工作表现。部长薪金采取的是工资评级制 度,花红也因人而异。我相信全世界唯有新加坡一个国家采 取这样的制度:部长所得薪资取决于各自的职责范畴,所得 的花红也取决于工作表现。据我所知,还没有其他国家采取 这种做法。 新加坡部长薪金也采取了裸薪制度。这也就是为什么部 长薪金看似偏高,因为当中不存在在职者或家属的住屋、私 人用车或私人旅游福利等隐藏好处与津贴,退休后也没有养 老金。他们还需要自己支付健康保险。这个薪金制度是透明 的,担任政治职务者如有任何来历不明的财富而引起嫌疑或 指控,都必须清楚交代。

有人会说我们是政治白痴,怎会选择裸薪制度,而不是 给予一堆“看不见”的福利、津贴、养老金。这是因为我们 无论在过去或者现在,都秉持着一个信念——面对人民,势 必做到透明、问责、诚信。

问:一些部长退出政坛后并未转投私人企业界任职。

答:多数人希望能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些人受邀成为某些企业的 主席。还有人是不想做了。有位部长宁可在退休后含饴弄孙。至于我吧,我在私人企业界里找不到工作呀。(笑)

问:我并不是在指您。

答:我是以自己为例子来说明。技术上来说,我现在的确是无业游民。我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高级顾问,但不是雇员,只以独立合约人身份领取象征性酬劳。出任李光耀学院主席,我 没收分文,这也完全没问题。

没有一家私人企业或淡马锡 关联公司邀请我当主席或给我一份工作。这肯定不是因为我 胜任不了企业界高管职位;我怎么说也曾经是东方海皇船务 公司董事经理。也许因为我还保有荣誉国务资政名衔,也还 算是还在政治体制内吧。幸运的是我还有点积蓄,也不愁著 找份领薪工作或担任董事什么的。子女也都长大成人了,太太也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设想新加坡部长也领着跟其他国家的政要一样的薪资。其他国家的政治人物好些都在位好久,赖著不走。一些人会利用现有的政治地位为引退后的事业铺路——我现在帮你, 日后轮到你扶我一把。一些人则是还在担任政治职务期间就 多方开拓其他收入来源。算盘就会不一样了。

问:您的算盘会怎么变化?

答:既然很清楚自己作为前总理要在私人企业界找份工也会挺尴尬的,我就多半不会愿意在政治事业正处于巅峰时候退下来。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政治交接布局会变成怎样?现任部 长说不出口的话,我在这里说了。在我们这个谨慎经营的政 治继承体制里,部长总是在六十出头就得退位让贤了。要是 他们的部长薪金远比现在低得多,他们就必须问自己,退休 后还能做什么来维持生计。

我要说的是,如果部长薪金不足以让部长在任时存够 钱,然后你为了政治传承就得要某位部长退位让贤,那位部长很可能会抗拒。我退下之后还可以做些什么?我为你打拼了这些年,而现在就因为你要我让位给年轻人,我就得被迫离职。这就会形成一种制度,就是,“我想什么时候走就什 么时候走”,而不是根据总理评估、为了领导层更替而引退。这就会为政治自我更新过程增添难度。而对一些才智兼 备、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才来说,看到人事变动不大,或是原任部长长期留任,接班遥遥无期,就会更难吸引他们从政。现实一点。看看其他国家的处境就知道。

问:不能为部长安排工作吗?

答: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们如果受雇于某家公司,也包括淡马锡控股关联公司,那必须是基于他们自身对这家公司所能带来的价值。我要说的是,付给部长足够与市场对应的薪金,让他们在六十出头退下来时可以想想,自己可以怎么发 挥当部长的经验,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不是还要为生计发愁。否则,贤能才俊可能根本连政坛都不敢踏进来一步。 制定方程式为部长薪金定下标准,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性,至今仍是如此。在历经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唯有一点是能让新加坡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的,那就是——这个令人讨厌的梦魇是丢不掉的。吴作栋坦承,他在1994年完全料想不到这股不信任情绪会根深蒂固且挥之不去:“坦白说,完全没想到。”

本文收录于《登高望远·吴作栋传》一书中,本书为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个人传记,由作家白胜晖撰写。通过情节铺设,将吴作栋描述得绘声绘色。

领导人造就国家,而不可预测的时势则造就领导人。

更多精彩图书,可关注公众号: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

(稿件内容及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本媒体立场,文责自负)

上一页
2/2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万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721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684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3933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933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长海岸线,但却缩小领海,转口贸易也会减少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