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预警!新加坡这个热带疾病激增三倍,住这些区要小心

2019年04月23日   •   10万次阅读

今年新加坡头三个月半

本地骨痛热症病例已达2457起

比去年同期的678起

高出整整三倍多!

意味着新加坡的伊蚊今年特别多!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新加坡每年6月至10月

才是骨痛热症传统高发期

卫生稽查人员发现

超过三成的伊蚊滋生地点

仍然是在居民家里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家中防蚊

骨痛热症

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

登革热……

在新加坡的小伙伴没少

听到骨痛热症

或者英语Dengue

在新加坡的邻里经常见到

这样的宣传横幅

Red Dengue Alert

“您的社区已经有

超过XX起骨痛热症”

既是信息也是警示

骨痛热症是通过几种伊蚊传播

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了

就有可能会感染

症状一般为,发热、头痛

肌肉和关节痛

还有麻疹样皮疹

感觉一年到头

新加坡政府都在提醒大家注意

为什么新加坡这么多

骨痛热症?

因为骨痛热症

就是一种常见的热带病

因为该病以伊蚊传播

在温带地区很少蚊子媒介疾病

而蚊子骚扰问题

也只发生在短暂的夏天

相反在热带地区

全部的主要蚊子媒介疾病

及蚊子骚扰问题是全年都出现的

雌性蚊子需要吸血才能产卵

所以只有雌性蚊子才会吸血

而雄性蚊子是不吸血的

普遍上大多数蚊子都

比较爱吸动物的血

而只有小部分爱吸人类的血

在这么多蚊类当中

黑斑蚊属的几种伊蚊

是传播骨痛热症的最非祸首

因此预防骨痛热症

最重要的说是要防蚊

不管洁水污水

只要有积水就有蚊子滋生的可能

斑蚊主要滋长于清洁的水中

黑斑蚊比较爱在黑暗滋生地产卵

因此防蚊最重要的是

不要家中和附近不要有积水

消灭伊蚊的滋生地

新加坡政府呼吁大家

每隔一天进行“灭蚊五步骤”

这样做,同样可以

降低兹卡病毒、黄热病

基孔贡雅症(chikungunya)的传播风险

1,每隔一天更换花瓶中的水

2,每隔一天清除花盆垫盘里的水

3,将所有水桶和水容器倒置存放

4,确保竹竿孔内没积水,平时将孔封好

5,每个月疏通阻塞的屋顶檐槽,放入灭蚊药

曾经有调查显示

家庭主妇和各年龄层学生

在本地病例中所占比率较高

他们大多是在家中被伊蚊叮咬

环境局数据显示

超过六成的伊蚊滋生处来自住家

滋生热点是瓶罐、花盆、观赏容器

干硬的泥土和马桶

自从2013年新加坡国家环境局

每当骨痛热症多发时期

会在各个居民区的醒目角落

贴上不同颜色的警示布条

颜色代表疫情发展的程度

绿色表示该地区附近疫情暂保持平稳,但仍需人们注意保持清洁。

黄色表示该地区附近为疫情高发区,需要人们警惕。

红色表示该地区附近为疫情重灾区,病例超过10起,居民应当时刻保持警惕。

最新数据

这是新加坡环境局本月更新

骨痛热症最新数据

10起以上的红色区域

住在这些区要小心!

更多信息查看环境局官网:

https://www.nea.gov.sg/dengue-zika/dengue/dengue-clusters

怎么知道自己得了

骨痛热症?

新加坡年年都有骨痛热症

可以说是常年的流行病了

尤其是一到雨季,更为严重

2005那年创下了历史纪录

全年全岛共有1万4210起病例

相当于每几百人之中就有1人患病|!

骨痛热症有时候和伤风感冒有点像

许多人对症状掉以轻心

以为发烧只是普通感冒

没有仔细留意病况变化和及时求医

医生建议,如果只是发烧

没有伤风咳嗽

到了第四天还未退烧

就应该看医生接受验血

更重要的是听从专业医疗建议

一般来说骨痛热症不会致命

但是会让你非常难受

浑身发热,骨头疼痛

伴随着呕吐和起疹

不幸得过骨痛热症的小伙伴都说

那种感觉简直生不如死

病愈之后体重骤降十几斤

骨痛热症的致死率

低但不代表没有

如果是免疫力较低的儿童和老人

感染了骨痛热症则比较危险

2016年8月

新加坡一个11岁的小学生

在发烧后没有重视

5日后在搭乘校车时晕倒

送院后已身亡

在尸检后才发现原来时

因为患了骨痛热症

另一个去世的63岁女病人

到诊所求医后被告知必须验血

却瞒着家人未照做

结果给家人留下终身的遗憾

大家在新加坡

一定要注意防范骨痛热症

这种热带病哦,防蚊是关键!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卫塞节遇上母亲节,新加坡一波活动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留子们必看!在新加坡地铁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险挨罚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与新加坡人结婚有医疗和生育补贴?官方回应来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阅读
在新加坡,拿到工资后,每个月要存下这么多钱?!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