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问北京期间,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选择在一家普通的川菜馆公共区域用餐,而非私密包间,这一行为获得了中国网友的广泛好评。
尽管如此,耶伦博士此举并未淡化因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清洁技术产品的出口问题而加剧中美两国间新生的紧张气氛。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中,耶伦博士向中国领导人传达了关于产能过剩的关键信息,尤其是清洁技术方面。

图源:CNA
耶伦博士从4月4日开始为期六天的访问,这是她九个月来第二次访问中国,因为自 2023 年年中以来的一系列正式访问中,美中关系显示出稳定的迹象。
耶伦:产能过剩已严重影响美国
4月8日,耶伦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拜登总统政府努力加强与中国的外交,并“为中美关系奠定基础”,美中关系现在比一年前的2023年更加稳固。
耶伦博士此行的一个重要议题是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的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清洁技术行业。在电动汽车(EV)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方面,中国的制造实力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图源:雅虎
她指出北京的过度投资使工厂产能远远超过国内需求,而这些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给其他国家生产商造成损害,不仅影响美国的就业和企业,也是美国盟友和伙伴日本、墨西哥、菲律宾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共同担忧。
“中国现在太大了,世界其他地区无法吸收这种巨大的产能。”耶伦博士谈到中国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行业时说,这些行业因其强劲的出口表现而被中国媒体吹捧为“新三大”增长动力。
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不会允许重演2000年代初的“中国冲击”,当时大量中国进口摧毁了约200万个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并警告中国,华盛顿不会接受中国进口导致的新产业遭受重创,要求北京控制过剩的工业产能。
中国控制着全球约80%的太阳能电池板供应链,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82%,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近60%。电动汽车已然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领域,3月26日,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质疑拜登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汽车的“歧视性补贴”。
中国:对务虚有指责做出有力反击,表明立场
中国对美国的产能过剩指控作出有力反驳,强调自身竞争优势,批评美国的绿色保护主义措施。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敏近日对中国媒体表示,中国已经充分回应了美国关于产能过剩的关切,并对美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施加的限制表示严重关切。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年3月表示,政府将采取措施遏制工业产能过剩,但是北京方面认为,美国和欧洲对中国产能过剩风险的关注是错误的。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圆桌会议上表示,美国和欧洲关于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并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夸大了国家支持在推动其增长方面的重要性。

图源:CNA
外交部长王毅在讨论欧盟反补贴调查的访问中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竞争优势依靠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以及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认为,经济逻辑决定了生产更多它擅长的东西可以促进国际贸易。
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将剥夺全球消费者对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的绿色能源替代品。
专家的观点解析 中美关系展望
耶伦博士表示,一个可能的短期解决方案是,中国采取措施,通过支持家庭来提振消费需求,并将其增长模式从供给侧投资中转移出来。她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没有那么多考虑”,而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但她重申不排除关税的可能性。
“耶伦博士不太可能成功完成她的使命,她的使命似乎是在要求中国合作,以尽量减少其工业产能过剩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的朱教授表示,“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中国无能为力,中国不会为了保护美国的就业而放慢技术发展。“
朱志群教授认为,拜登政府短期内对失业率上升表示担忧,尤其是考虑到11月的连任竞选,同时,美国也担心中国在高科技产业上的领先,尽管面临华盛顿的限制和制裁。

图源:CNA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霍夫曼教授指出,中国从房地产投资转向制造业可能导致西方产业错位。他认为,中国的家庭消费和服务业增长可能更有利于其利益,因为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工厂并未显著提升就业市场。此外,过度投资和区域保护主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例如中国的140家汽车公司中可能只有少数能够长期生存。
BowerGroupAsia的高级顾问哈特强调,中国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已引发摩擦,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中国必须适应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反应。
尽管耶伦在与中国官员的会谈中没有提出最后通牒,但双方都表示愿意继续讨论,即使存在分歧,这是令人鼓舞的。但霍夫曼警告说:“如果解决方案无法解决,美国和其他国家将很难避免贸易措施,无论它们是否合理。“
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尽管存在分歧,但双方都愿意接触和讨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仍充满挑战,但双方的合作与对话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