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文走进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
南洋女子中学校创立于1917年,是顶尖的自主和特别辅助计划学校,目前有1500多名中一至中四的学生。秉承其丰富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为学生创建双语双文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女性,在21世纪全球化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近一个世纪以来,南洋女中秉承优良华族传统,以“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备受社会尊重的人”为学校愿景,以“勤 慎 端 朴”作为校训,培养出千千万万成绩优异、饮水思源、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栋梁之才。
学校历史
1917:公立南洋女学校是一所专为女子开办的华校,刚成立时约有一百名学生。租用三角埔门牌7号店为校舍。
1930:学校改名为"南洋女子中学校"。
1934:学校开办幼稚园课程。
1957:学校接受政府的津贴,成为政府辅助学校。
1961:采用四二新学制(四年中学、两年高中)。
1979:本校成为特选中学之一,开设华文及英文两种第一语文课程。
1984:开设美术特选课程。
1993:本校转型为自主学校。
1999:学校成为高才教育课程中心之一。
2000::开办剑桥普通教育(普通水准)音乐课程 。
2002:开办高级音乐课程
2004:本校与华侨中学联办综合课程,第一批学生是168位中三学生。
2005:为全体中一学生开办综合课程。开设双文化课程及语文特选课程(华文)。
2008:本校获选为西区华文卓越中心。首届全级修读综合课程的学生毕业。本校成为全面推展综合课程的学校。

学校愿景
每一名南中学生都成为备受尊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学校校训
勤:南中学生勤奋进取, 尽心尽责, 意志坚定, 精益求精。
慎:南中学生慎言、慎行,慎思、慎独。
端:南中学生举止端庄, 品行端正。
朴:南中学生真诚自然,朴实无华。
学校课程
南中直通车(IP)课程是专为南洋女子中学生而设的六年学习计划,其中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会在南中学习,而五至六年级的学生则会前往华侨中学继续学习。深具灵活性的直通车课程能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选项直至A水准会考。

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
才德兼备
善于学习
推动社会进步之士
成长范围
知识和认知理解:
学科素养、数位素养、社会情绪素养、设计素养
能力:
沟通、合作、创意和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情商、社会情绪智力
性格:
好奇心、同理心、坚韧、责任感、成长思维、灵活思维、自主学习、有智慧、有策略、目标明确、有服务精神
才能发展
新加坡为优秀的学生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如双文化课程(BSP)和语文特选课程(CLEP)、校本高才教育、美育课程、人文课程、数学课程、数理才能培养计划、,以及袖才能培养计划,为学生打下稳固的基础,在A水准会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培养学生懂得反思,反应敏捷和有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意思维,激发学生的同理心,懂得关怀社会,回馈社会,成为备受社会尊重的人。

南洋卓越才能发展目标: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发展才能的平台,包括认知与个人的领域;
根据高能力学生的需要,提供支援,让学生有卓越的表现;
培养具有同理心及奉献精神,备受社会尊敬的人才。
户外活动
课程辅助活动是南洋女子中学发展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南中的指导老师和教练们经验丰富、以身作则,在他们的指导下,学校将为学生提供发掘和发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发掘自己品格的特长
培养学生的南中精神和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领袖才能
提供机会,让学生发挥才华并精益求精
活动类型
体育运动类:
艺术体操、羽球、篮球、柔道、英式女篮、垒球、乒乓、网球、田径、排球、武术
制服团体类:
女童军、学生警察、圣约翰救伤队
表演艺术类:
华族舞蹈团、华乐团、合唱团 管乐队、古筝团、现代舞蹈团、弦乐队、南洋剧坊
俱乐部与社团类:
影音协会、书画社、舞龙醒狮团暨二十四节令鼓、辩论队、科技与资讯学会、智力竞赛学会、自然学会、户外活动社、体育协会
来源:学校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