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也太幸福了吧!新加坡全球拥屋率最高

2020年01月24日   •   9405次阅读

如今年轻人买房的压力

现如今,房贷的压力让90后未富先老,心理年龄步入中老年,压力太大了。 衣食住行,人生四事。房子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在年轻人的世界。 比如中国,20来岁的年轻人纷纷挤进买房队伍,不惜做“房奴”也要买套房子! 根据《2018年全国购房者调查报告》,我国买房的平均年龄只有29.5岁不到30岁,但却有接近一半的工资还贷款。

其他国家的买房压力

那么中国之外的国家,年轻人是否同样背负着房产枷锁,压力山大呢?

1 美国 年轻人房贷首付超低。 美国人的信用分数是从第一张信用卡开始算的,你的任何贷款(包括学贷、车贷等),都和这个分数紧密相关。总的来说,信用分数越高,贷款利息越低。所以在美国,信用分数和收入很重要。 虽然买房不难,但35岁以下的美国人中,房屋拥有者比例并不高。

美国讲究年轻人经济独立,没有来自父母的资助,同时也不怎么存钱,还要还各种贷款,加上近几年经济发展缓慢,买房真的不容易。 而那些能存下钱的人,也不一定就想买房安家。因为美国投资渠道众多,而且买房容易养房难,租房各种省事……种种原因,造成了美国年轻人买房比率较低。

2 澳洲 买房压力小,购房比例也不高。 澳洲年轻人大多对房子没有特殊情结。 家里能给准备房子最好,没有的话租一个,有地方住就行,不一定非要买。大多都是年纪比较大有家庭孩子的人,才考虑买房。 对于在澳洲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买房最大的障碍是攒够首期,一般是20%。目前澳洲属于利息极低时期,而租金又极高,交房之后贷款利息基本上已经低于房租。 总体来说,澳洲年轻人只要工作稳定,尤其双方都工作的年轻夫妇,买房压力比国内年轻人还是小很多的。

3 英国 年轻人首次购房会向父母寻求资金。 调查显示,英国大约三分之二的首次购房者,都曾向父母寻求资金帮助。 这一方面凸显出英国本土人对楼市繁荣的担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英国年轻人当下的生存状态和买房困境。 近几年,英国房价年涨幅高达10%,放贷标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不断收紧,银行要求购房者缴纳更多首付。英国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访问20-45岁人群的调查报告显示,63%的购房者从父母那里寻求了资金帮助。

当前,作为普通白领的英国人面临的购房困境,主要有房价高企、年轻人信用额度低、与亚洲投资者竞争,以及在城市交通和城乡差别中做选择等问题。这与中国当下年轻人的购房困境颇为类似。

新加坡拥屋率全球最高

除了欧美国家的买房压力比较低,亚洲国家中,新加坡的购房压力也较低,相对于国内的压力会小很多。 前两天,一年一度的《2019年全球住房可负担性调查报告》刚刚新鲜出炉。 这项报告总共调查了8个热门房产市场: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新加坡及爱尔兰,涉及309个城市,包含了91个人口超过100万的主要住房市场。 报告对八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最负担得起的是美国的房屋,其次是加拿大,新加坡则排在爱尔兰和英国之后。

截至去年第三季,新加坡的房价收入比率为4.6倍,与去年的报告相同,属于“严重不可负担”的水平。 但新加坡在居者有其屋政策下,仍是全球拥屋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综合考虑房屋津贴、组屋与私宅价格差距等因素,新加坡的房屋应是处于可负担得起的水平。 因为新加坡多达八成国人住在组屋,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也让多数国人享有购屋津贴。

作为多元社会,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兼顾低至中收入家庭,有助于避免社会对特定群体产生既定负面印象,而且逾九成国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房屋。完美契合了当时李光耀总理“居者有其屋”的政策!

外国人新加坡买房存多少钱

但是组屋并不会惠及外国人,而只是针对新加坡本土人民而已。 那么或许有读者想问:如果中国人想去新加坡买房需要存多少钱呢? 首先,购屋者可以先确定所喜爱的区域。 房地产专家也建议买房者,不要花超过30%的月薪在住房费用上。 例如,如果买房者的年薪是5万元,那么每个月就不应该花超过1250元在住房费用上。 如果买房者在25岁开始存钱,而且能够赚取2%的利息,每个月就必须存237元才能在10年累计到这笔3万1500元的首期付款;若想要在五年内存到这笔钱,那么每个月就需要存499元

而除了首期付款外,买房者也需要有足够的存款来支付预付费用、购屋后的开销,和每个月的分期付款等费用。

当中就包括了印花税、法律费用、房屋经纪的佣金和费用,以及装修费。这些费用加起来就超过了5000元。

在确保有足够的存款来支付首期付款以外,买房者也必须确保每个月的薪水能够支付贷款,同时也必须向借款人证明你有偿还的能力。

买房可以成为移民的跳板

虽说买房并不等于移民。不过,买房却可以成为新加坡移民的跳板:

新加坡作为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为了吸引更多外资投资本地,达成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长期居留准证:(四个条件需要同时达成)

1. 年龄45周岁以上

2. 在新加坡购置一套市值不低于50万新币的房产

3. 在新加坡银行账号有相当于市值等额的存款40万新币

4. 在新加坡购买医疗保险

可想而知,买房是通往新加坡移民的必经之路,若达成以上条件即可具备5年长期社交准证的申请权利,持该居留准证可以自由出入新加坡。

*以上信息来源:居外网(juwai.com)

外国人能在新加坡买哪些房

其实在新加坡,针对外国人的限制相对较少,只有新的组屋和有地住宅(包括地块)禁止外国人购买。 在新加坡,约78%的人口住在组屋。组屋是由政府出资建造的公共房屋,地契都属于99年,因此政府对于组屋的购买、转售和出租条例相当严格,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购买,而且购买后的半年内必须卖掉在外国的房子。 外国投资者的选择,一般包括工商房地产,以及四种住宅房屋: 二手组屋、私人公寓、分层地契有地住宅,以及圣淘沙岛的升涛湾别墅(但不能购买地皮)

二手组屋:

有非永久居民外籍配偶的新加坡人,可申购非成熟市镇的二房式预购新组屋,但必须符合一些条件。

夫妇两人都是永久居民的外国家庭,可在公开市场上购买二手组屋,但前提是必须在获得永久居民权后等满三年,购买后必须在半年内卖掉国内外的私人房地产。

私人公寓:

是由私人发展商建造的商品房,地契一般分99年、999年和永久。新加坡的私人公寓一般附带免费停车位和装修,例如厕所、厨房、地板、地砖、门等都已经装好。

分层地契有地住宅:

是一种两三层楼的联排(排屋)或半独立式别墅,但地契与项目内的其他别墅共同拥有。

这类房屋种类的地契一般分99年、999年和永久,与普通公寓一样,也附带装修和游泳池等设施。

升涛湾别墅:

是新加坡唯一允许外国人购置的有地房产,由于数量有限,所以价格相当昂贵。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应该都是二手房,由于岛上的别墅大多由不同的私人屋主承建,因此风格和质量不同。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4788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