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釜山著名海鲜市场——札嘎其市场的电子大屏幕标注水产品辐射正常,图源:澎湃新闻
一些韩国家长,在核污水入海后对水产品质量忧心忡忡,担心学校食堂里的海鲜并不安全,因此提出给孩子带盒饭而不吃集体午餐。
对此,韩国教育部不得不强调,小学、初中和高中已全都不再使用日本产海鲜,似乎想要打消学生家长的顾虑“紧急灭火”。

韩国再度爆发数万人游行反日本核污水,图源:微博@侠骨柔情方恨晚
不得不说的是,受核污染食品的副作用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随着时间推移反而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不过,一些日本人似乎对此不以为意,反而想要以“对等措施”来反制中国的禁令。

图源:见水印
只能说,这些日本人,到现在都没有了解为什么周边邻国都如此如临大敌。
日本产水产品还安全吗?
新加坡专家、教授如此解释...
这段时间,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对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做出反应。
据《曼谷邮报》报道,在日本开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后,泰国消费者委员会已经开始敦促泰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渔业部,加强对日本进口海产品的管制。

来源:环球网
而新加坡食品局目前也暂未公开表态会禁止日本进口水产。
之前,新加坡永续发展和环境部部长傅海燕曾表示,食品局一直密切监督来自日本的进口食品,留意日本进口食品的辐射量,无法通过检测的食品将捕获批准在本地销售。
针对部分网友对日本水产品质量的担忧,本地媒体《海峡时报》近日采访了一些专家和教授,为一些民众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
1)食用来自日本的盐和海鲜还安全吗?
专家表示,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食用来自日本的海鲜和盐目前不会对新加坡人构成重大健康风险,但仍需监测其长期影响。
新加坡Icon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学高级顾问Choo Bok Ai医生表示,量化风险的最佳方法是对日本海鲜的放射性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图源:海峡时报
他补充说道,食用来自日本的海鲜和盐的风险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是海鲜和盐的摄入量;
第二是海鲜捕获地与核污水排放地之间的距离,理论上捕捉地点越靠近福岛,海鲜存在的辐射量会比在其他海域捕捉的海鲜更高;
第三个因素则是人们摄入的放射性元素种类,不同元素半衰期可长可短,辐射强度下降时间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图源:欧新社
2)食用食盐和海盐能减少辐射吗?
本地健康专家表示,食盐和海盐没有已知的辐射阻断能力。
新加坡未来食品安全中心主任William Chen教授表示,据报道,唯一能够阻挡辐射的盐是碘盐。
但Chen教授也示,日本此次排放处理过的是核污水其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是氚,碘盐对此并无效。

3)食用带有辐射的海鲜或盐会引起哪些健康问题?
Choo医生说,一般人在接触辐射后会增加其患癌风险并降低器官功能。但是,只有持续高水平地暴露在辐射之下,才会导致癌症风险小幅增加或影响甲状腺等器官的功能。
然而,人类初次接触辐射后,可能需要10多年后才能导致癌症。

图源:法新社
4)放射性物质会在海鲜中积累吗?
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环境学院副教授Patrick Martin说,放射性物质是否会在海鲜中积累,取决于该放射性元素的性质。
不过,他也坦承,一些放射性元素会在海鲜中慢慢积累,但如果排放的处理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较低,那么就将有可能被洋流给进一步稀释。

图源:海峡时报
国际原子能机构曾经公开“背书”,表示目前检测到的福岛核污水中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水平“微乎其微”。
但是,真正让很多人疑虑的,是日本究竟能否一直维持这个排放标准?
毕竟,在今年6月,韩国国务调整室第一次长(副部级)朴购然16日在一场记者会上曾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从2013年至去年共发生8次故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