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28天里,在81,083名感染者中,98.8%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0.7%需要在普通病房补充氧气,0.2%在ICU,0.2%已经死亡。
目前有1,367个病例在医院住院治疗。199个病例需要在普通病房补充氧气,40个病例病情不稳定,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密切监测,60个病例病情危重,在ICU插管。目前ICU的总体使用率为56.8%。
3)重症者减少了
王乙康表示无论是需要重症者还是ICU患者都在人数都在下降。



重症减少得益于高疫苗接种率,“没有打疫苗的长者”这一危险群体在缩小,更多人打了疫苗。
截至2021年11月19日,符合条件的人群中有94%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全部/两剂疫苗。在总人口中,85%的人已经完成了两剂疫苗,86%的人已经接受了至少一剂疫苗,23%的人已经接受了加强注射。
另外王乙康认为“疫苗差异化”措施有效促使一些人决定去打疫苗,因为不大疫苗活动就会收到限制。

(以上截图:CNA)
综上所述,王乙康认为新加坡具备了进一步解封的条件。
而且他认为现在解封,好过时间拖到年底再解封:“现在是个宝贵的机会。”
因为12月会有圣诞节和跨年,作为新加坡传统的度假季节,一定会有大量人出门,所以政府尽量不在12月有大幅度的开放动作,以免社交活动突然增加,引发新一波疫情。

*乌节路圣诞亮灯(图源:scribblinggeek)
从现在开始解封,可以循序渐进,之间进入佳节氛围。
而且王乙康也担心如果再延迟解封的时间,到时候人们体内的疫苗抗体将会进一步减弱,保护力下降。
解封后,病例会增加
新加坡儿童感染率正在上升
但是新加坡抗疫小组认为随着社交活动的增加,导致病毒更广泛地流传,每日病例和住院人数可能因此上升。

黄循财警告,新加坡取消同住限制已经跨出很大的一步,
到时会有更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病例也会随之上升。他呼吁大家要克制地活动。
特别是我们观察到,新加坡的新冠病例正在年轻化:
50岁至60岁的病患比率正在下降;
70岁以上病患的比率则保持稳定;
20岁至30岁年轻确诊者的比率正在上升,从四周前的14.2%增至前天的15.6%。

*网传21人不戴口罩在滨海湾聚会
(图源:tiktok)
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比较“浪”,外出活动比中年人要多一些。
另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感染者中,12岁以下儿童的比率从上个月的6.7%增至前天的11.2%。
也就是说100个确诊的人中,就有11人是12岁以下儿童,这并不是个小数目。

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透露这一数据,
他形容大多数儿童病症轻微,但也有小部分比较严重或因出现并发症进入ICU病房。
还有一部分儿童在感染康复后期,也会因为免疫反应出现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in Children,简称MIS-C)。

一位晒出因MIS-C住院的孩子照片
(图源:海峡时报)
谁来保护12岁以下没打疫苗的儿童?!这是全岛家长的疑问。
在新加坡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只有短暂1-2周停课,之后全岛学生又恢复上课。
现在新加坡进一步解封,好在大部分中小学从下周起开始“放寒假”,避免了一波群聚。
新加坡已经初步决定引进辉瑞的儿童疫苗,卫生部也正密切观察国外的情况。
目前美国已为260万名12岁以下儿童施打疫苗,之后会有更准确的实际数据来证明儿童接种的安全性。

(图源:CNBC)
那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开打呢?
麦锡威栓说希望在明年1月以前扩大全国疫苗接种计划,让五岁至12岁的儿童也能接种,我们相信应该很快会宣布了。
小编推测,善于安排时间的当局,很有可能利用孩子12月的寒假时间进行疫苗接种。

(儿童版辉瑞疫苗实物)
附录:11月22日起新政生效
社交聚会及家庭访客人数:最多5人
当局鼓励民众在探访未接种疫苗者或年长者前,先做抗原快速检测(ART)
餐饮场所堂食:每桌最多5名完成疫苗接种者,无需同住
医院和疗养院:将只允许完成疫苗接种者探访同样完成疫苗接种的病患或住户 访客必须在探访前出示有效的ART阴性结果证明
(新)计程车:从明天起,德士和私召车可接载超过两名乘客,持有执照平台的拼车服务也可恢复。
从12月1日起,只有完成疫苗接种者才可以:
- 进入图书馆
- 参与由人民协会属下民众联络所及民众俱乐部举办的部分活动
从1月1日起,选择不接种疫苗者将不再享有以下待遇:
- 不能使用活动前检测(PET)阴性结果证明进入那些根据疫苗接种情况区分安全管理措施的场所
- 只有完成疫苗接种者、冠病康复者、获证明无法接种疫苗者和12岁及以下孩童才能入场
疫苗追加剂: 符合资格者会在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5个月后接获邀请接种追加剂的手机简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