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中国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分别签署了互免签证协议,让东南亚黄金旅游路线“新马泰”三个国家实现了“说走就走”的便利。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让出境游市场火爆,也让出海创业者的眼睛一亮。

新马泰的免签,会不会加速创业者的出海步伐呢?我们来看看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01 新马泰互免签证,企业服务火了
根据媒体报道,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赴新加坡旅游的订单量激增了近10倍。携程的数据也显示,同比去年,春节期间前往新加坡的中国游客增长了超过14倍。同时,“去了一趟新加坡,破产了?”这一话题也登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免签政策不仅让出境游火爆,也带动了一系列出海市场的探索和企业服务的办理,特别是在新加坡,免签的便利让更多人愿意亲自前往办理个人和公司的相关业务。

之前新加坡个人签证的办理比较繁琐,担保签证的费用较高,影响了客户来新加坡办理业务的意愿,很多人只能选择远程办理,免签后,客户更愿意亲自来新加坡办理相关业务,我们的公司注册业务和银行开户业务的咨询量明显增加了。
在免签政策实施前,新加坡的签证分为团体、旅游、担保、工作和过境等类型,除了96小时的过境签外,其他签证都需要提前申请,而且费用不一,其中最贵的工作签证要花费8000元人民币以上。除了要提供一系列的身份证明外,还要提交在职证明或3万元以上的存款证明,新加坡也会对签证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商务签证还要求提供邀请函或新加坡公司提供的V39申请表,或者邀请公司的商业注册信息。
在免签政策之前,除了96小时过境签外,其他签证都需要提前申请,最贵的工作签证要话费8000元以上,且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身份证明,还需要提交在职证明或3万元以上的存款证明,商务签证还需要有邀请函或新加坡公司提供的V39申请表,或者邀请公司的商业注册信息,新加坡会对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
尽管个人签证办理如此复杂,但是对于很多想要出海创业的企业来说,新加坡仍然是他们的首选。新加坡的商业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越,税率低且税收优惠多,这些都让出海的创业者在新加坡注册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02 新加坡免签政策和财政预算案,助力出海创业

新加坡免签政策对中国企业出海规划和本地专业服务行业有利,虽然短期内不会引起相关出海行业的大爆发,但是长期来说会激发大家出海探索。如果新加坡能长期保持好感度,会持续帮助企业选择出海新加坡。
而且,2024年新加坡财政预算案也给出海新加坡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在2024年纳税年度,企业可以得到50%的公司税回扣,上限是4万新元(约合21万人民币)。没有享受到公司税回扣的公司,在2023年雇佣至少一名本地员工,可以得到最低2000新元的现金津贴。对于出海创业者来说,新加坡的魅力将越来越大。
03 印尼、越南和菲律宾的签证,难易不一
新马泰实施了免签政策后,印尼也有意效仿,去年12月7日,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说,印尼正在考虑对中国等20国公民免签入境,以促进旅游和经济。

印尼的签证有几种类型,包括落地签、电子落地签、商务电子签和一年多次商务电子签等,费用都在200元人民币以上。除了落地签,其他签证都要提前申请。电子落地签要在印尼移民局网站申请,落地签要在入境柜台申请。
印尼签证的不方便之处,电子落地签可以直接机器过关,但是申请网站和付款经常出问题,虽然有修复过,但问题还是很多,经常出现登陆不上去的情况。
柜台办理落地签也要排很长的队,机场出关的等待时间也较长。如果印尼能免签,对创业者来说肯定会省事很多。

对于出海创业者来说,越南是一个有着巨大人口红利的市场,值得考察和拓展,但是越南的签证办理比印尼要难,电子签、落地批文、另纸或商务签证的办理时间都在3-7工作日左右。
越南的工作签证更是麻烦,正常流程要花2到3个月,所以很多工作签证都是找专业机构代办的。
而菲律宾的签证则是最难办的,让一些创业者不敢轻易尝试。菲律宾的签证政策对创业者的影响很大,之前有一段时间菲律宾把2万多个工作签都拉黑了。
据说,菲律宾的长期签证要先申请旅游签证,然后入境后再转换成其他长期签证。除了团体签或者持有申根、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签证的护照可以享受7+14天免签外,个人申请者必须去北上广和重庆的大使馆面签,而且每天的面签名额有限,导致去年的预约抢号费用一直涨。
去年3月,社交媒体上还传出菲律宾签证要通宵排队,免面试签证代办服务费高达1.3万人民币,签证难度堪比英美签证。
04 免签影响不大,出海首选仍是新加坡
对于想要出海东南亚的创业者来说,免签虽然是一个好消息,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要派人去拓展业务或者组建当地团队,免签会省去很多麻烦,但是如果真的有必要,签证再难也是可以克服的。

从创业者的角度,出海哪个市场必然会考量综合因素, 除了自身优势、本地市场的竞争程度、匹配度等外,长期工作签证的审批状态、对初创公司的扶持、政策优惠力度等是出海创创业者更加看重的;对投资人来说,投资的重点或优先级必然是将市场规模、行业需求等考量排在首位。
新加坡凭借其优越的营商环境,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经商环境排名,新加坡在8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未来五年料继续是全球经商环境最佳的国家,成功吸引了众多公司出海的首选市场,如瑞幸、蔡林记、聚兴家、蕉下等中国品牌纷纷选择在新加坡开出地区首店。
一些曾经离开新加坡的国际品牌,如香港的美妆连锁品牌莎莎(Sasa),也在去年12月重新回归本地市场。
新加坡2024年财政预算案对于出海创业者给予了极大的便利与优惠,除了50%的公司税回扣、企业补贴外,还有企业融资计划的营运资金贷款额提升:从30万新元提高到50万新元;技能创前程企业补助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这些都为出海企业和融入本地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05 出海东南亚,印尼和越南是数字经济的新星
对于想要出海东南亚的创业者来说,印尼和越南是数字经济的新星,两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支持。

印尼和越南都是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数字化需求旺盛的国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创新空间,这两个国家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
印尼新任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印尼数字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政策主张,包括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支持数字经济的初创企业、推动贷款机构为创意和数字工作者提供资金支持方案,同时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投入印尼1.5-2%的GDP以支持科技与数字化。
越南政府推出“企业家培养计划”,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点对点的融资支持和法规政策咨询,从2024年起,越南还将实施全球最低税收,设立投资扶持基金,以鼓励和吸引战略投资者和跨国公司。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印尼和越南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也将为出海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于想要出海东南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免签虽然是一个好消息,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他们更看重的是东南亚国家的市场规模、行业需求、政策扶持等。
目前,东南亚多个国家与中国实现互免签证,这是建立有意义、实质性、互利的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表现,展示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与决心,也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社会往来,更是创业者对出海东南亚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