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亚洲的生物技术与医药中心,新加坡拥有一套完备的战略优势体系,吸引了全球领先的巨头,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公司中的8家在此设有工厂,以及众多初创企业的涌入,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图源:雅虎
新加坡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
新加坡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新加坡政府开始重视生命科学的研究,并投资建设了生物技术中心(Biopolis)和生物医药园(Biomedical Park)。
进入21世纪,新加坡政府将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作为战略产业,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如生物医学科学计划(BMS)、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RIE2020)、医药创新计划(PIPS)等,旨在打造全球医药与医疗技术制造基地,以及全球人类健康领导中心。

图源:雅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已经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集群之一,2021年新加坡生物医药产业总值约为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4%,成为除电子产业外的,第二大主导产业。
集先进的研发、生产和商业运营为一体
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公司有8家在新加坡设有工厂,全球前10的药物(按收益排名)中有4种在新加坡生产。新加坡的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集先进的研发、生产和商业运营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战略优势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具有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药品和生物医药是新加坡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全球前10的药物(按收益排名)中有4种在新加坡生产。政府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以吸引和留住国际知名的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在新加坡建立或扩大其生产基地。
新加坡拥有80多家制药和医疗器械制造厂,雇佣了2.4万名员工,为全球市场提供各种产品,包括活性药物成分、药物产品和生物药物物质等。新加坡的制造基地具有高效率、创新和灵活的特点,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同时也受益于新加坡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透明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
02 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
新加坡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人才,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研发支持。新加坡政府在卫生和生物医学科学领域投入了40亿新元的公共部门研究资金,建立了多个专业的研究中心,如生物科学研究院(A*STAR)、实验药物发展中心(EDDC)等,以协助本地和国际企业进行创新的药物和诊断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
新加坡还与全球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共同开展前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技术转化的机会。

图源:雅虎
03 前瞻性监管
新加坡的监管环境既保证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鼓励了企业进行创新和探索。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是新加坡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负责审批、注册和监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质量和有效性。HSA与国际药品监管机构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调,参与了国际药品监管协调组织(ICMRA)和国际医疗器械监管论坛(IMDRF)等多边合作平台,以促进全球监管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HSA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如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签署了药品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以加强两国在药品监管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试验和开发的空间。
04 融资有效性
新加坡拥有一个活跃和多元化的融资生态系统,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新加坡拥有众多的本地和国际投资者,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战略投资者和家族办公室等,他们对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投资意愿。
新加坡政府也通过各种基金和计划,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提供了公共资金的支持,如起步企业投资(SEEDS Capital)、生物医药创新基金(BIF)等,以帮助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和扩大规模。
此外,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也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企业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和市场准入,如新加坡交易所(SGX)就是亚洲最大的生物技术上市平台之一。

图源:雅虎
05 丰富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新加坡的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岛屿,而是一个与全球紧密相连的网络。
新加坡拥有一个完善和协同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新加坡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商业化的整个价值链,包括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医院、大学、合同研究组织(CRO)、合同制造组织(CMO)、合同开发和生产组织(CDMO)、专业服务机构等。
这些合作伙伴之间相互协作,共享资源和信息,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商业化的生态系统。新加坡还与全球的合作伙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与美国、欧盟、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项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协议,以促进技术转移、市场准入和人才交流。
06 强大的人才储备
新加坡的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新加坡拥有一批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提供了核心的竞争力。
新加坡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研究人员、企业家和管理者,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带来了新的视野和经验。新加坡政府也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发展计划,如生物医药领域的奖学金、研究员计划、创新者计划等,以支持本地和外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生物技术与医药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新加坡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代表性初创企业案例
新加坡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不仅汇聚了诸多全球领先的巨头,如辉瑞、默克、诺华、强生等,也是众多生物技术与医药初创企业的摇篮,他们在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不同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发展创新活力和潜力。以下是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初创企业案例,他们都在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的不同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Albatroz Therapeutics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Fred Bard博士和Rajesh Chopra博士联合创立,专注于开发针对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新靶标的治疗。新型ECM的降解在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著关键作用,如实体瘤和关节炎。
该公司在2021年4月获得了由Outram Bio和SEEDS Capital领投的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用于加速ATX-101的临床开发,该公司还在同年获得了安进在新加坡颁发的首个“金券”奖,以表彰其科学和商业计划的可行性,同时获得了NSG Biolabs提供的设备齐全、经过认证的BSL-2实验室使用权限和与安进科学研发业务深入联系的机会。
Albatroz Therapeutics是新加坡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中一个令人兴奋的例子。


Allozymes
一家新加坡的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旨在通过结合数据和生物学的力量,并利用其专有的微流体技术开发了下一代酶工程平台,以筛选和设计用于食品、化学和生物医药应用的酶。
Allozymes选择与淡马锡基金会旗下的投资平台Xora Innovation合作,将总部设立在新加坡。
联合创始人Peyman Salehian博士表示:“新加坡政府对深度科技初创企业的支持激励我们这些创始人,通过全球网络不断向前发展,新加坡从20世纪90年代就在生物制药领域占据领导地位,再到对农业食品技术创新的持续关注,可以帮助我们进入跨行业的区域生态系统。”


蜂鸟生物医药
是新加坡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针对疑难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研发精准的治疗方案。该公司已经成功地开发了一些针对特定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候选药物,如针对肺癌的HB-201、针对乳腺癌的HB-202、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HB-203等,其中一些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蜂鸟生物医药于2015年在新加坡成立,成立几年,便于2021年获得了由诺和诺德控股公司领投的1.25亿美元C轮融资;2022年,成功将其办公场所与研发地迁入新加坡科学园,占地3,700多平方米,这也是彼时疫情背景下,在新加坡成功达成的最大一笔生物科技交易。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和产业界对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具有竞争力的制造基地、强大的人才储备、源源不断的融资机会,造就了新加坡成为生机勃勃的创新热土,未来,将有更多优秀的生物企业崭露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