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4年7月16日 —— 一名缅甸青年Pyae Sone在新加坡的短暂工作经历,揭示了跨国劳工在追求更好生活机会时所面临的重重困境。这位21岁的年轻人,曾是大学植物学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但为了支持家庭,他放弃了学业,通过中介机构来到新加坡,希望在一家中餐馆找到工作。
然而,现实远比梦想残酷。Pyae Sone在新加坡工作不到一个月就遭遇解雇,而他为了这份工作,不得不支付高达5,800新加坡元的中介费,这让他不得不求助于贷款。他的在线工作许可状态显示,许可在7月4日就被终止,而他直到7月10日才得知这一消息。

(图:来源自网络)
据Pyae Sone所述,他被解雇的原因包括拒绝完成分配的任务和不小心丢弃了一个装有一双鞋的盒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他不得不在寻找新工作和退还部分中介费之间做出选择。最终,由于家庭负担不起更多的费用,他选择了后者,带着2,000新加坡元返回了家乡。
Pyae Sone的故事并非个案。据CNA报道,孟加拉国工人Jaynal MD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他支付了近7,000新加坡元的中介费,却未能在新加坡找到工作。这些案例暴露了移民工人在招聘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图:来源自网络)
新加坡就业机构协会(AEAS)会长K Jayaprema女士指出,如果雇主不知道移民工人已被雇用,那么移民工人不可能凭借IPA进入新加坡。而人道主义移民经济组织(HOME)高级个案经理Luke Tan表示,在招募移民工人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当地实体参与,这增加了工人被欺骗的风险。
非政府组织HOME和TWC2等机构报告称,他们每月都会接到多起关于欺骗性招聘的案件。这些案件涉及从未实现的工作到确实存在但不符合工人IPA中的条款的工作。而工人为了支付高昂的中介费,往往不得不贷款或卖掉现有资产。
新加坡持牌职业介绍所可以向工人收取的报酬不得超过其每工作一年一个月的固定工资,最多为两个月的固定工资。然而,高昂的招聘费用和不透明的收费理由,使得工人在追求海外工作机会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图:来源自网络)
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雇主选择直接雇佣移民工人,不再通过持牌中介。这一趋势虽然减少了中间环节,但也增加了工人和雇主面临期望不匹配或被欺骗的风险。
HOME和TWC2等非政府组织呼吁政策制定者采取果断行动,清除欺骗性招聘行为,并强调跨国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提醒工人在选择中介机构时要格外小心,以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经济和法律困境。
Pyae Sone的故事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劳工的权益保护仍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有关当局能够采取措施,改善移民工人的招聘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在公平和透明的条件下追求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