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5年,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将提高到60%,公立大学比较2022年,整体会增加2300个学额,以面向成人学员的居多。
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Lifetime Cohort Participation Rate)是同届孩子上公立大学的比率。目前,约42%是入职前上大学的学生,约8%是踏入职场后进修的成人学员。政府的目标是把成人学员的就读率从8%增加到15%,一般学生的就读率从42%增加到45%。

教育部长陈振声星期三(3月1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说,提高大学就读率将让更多新加坡人有机会进修大学课程,并把新加坡经济转型的中期人力需求考虑在内。
朝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的目标推进,象征新加坡改变对教育观念的决心。面对各种经济领域快速转型,对技能的需求也改变。人生前15年的教育已不足以应付人们在接下来50年的需要。
陈振声说:“人们不必赶着在人生前几年完成教育,因为在接下来的人生阶段,我们会提供更多获资助的持续教育与培训学额,来支持人们进修。这也能确保课程的内容能满足成人学员和他们从事的工作领域的需求。”
教育部:40岁及以上公民 学费津贴率高达九成
教育部受询时指出,2022学年,本地六所大学、南洋艺术学院和拉萨尔艺术学院的获津贴大学课程录取2万2400名本地学生,其中约3900人是持续教育与培训学员。
教育部为新加坡公民津贴约75%的大学课程学费。40岁及以上者还可进一步利用中途职业加强津贴,津贴率因此可高达九成。
陈振声强调,提倡持续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励“追逐”文凭的文化,关键是支持人民适时并有意义地掌握所需的技能。
他说,教育部也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帮助处在职场生涯中期的工作人士,例如通过填补技能创前程培训补助,协助他们应付培训开销。
微型证书课程 方便兼顾学习与工作
为了支持工作人士进修,新加坡大学也改进课程框架,方便成人学员兼顾学习与工作,包括推出可以累计为文凭的微型证书(micro-credentials)类课程。
他透露,过去几年,这类累计式课程的学员有所增加,从2018年约3万1000名增加到去年的3万6000名。“我们会继续提供符合市场需求、可负担得起且及时的培训机会,更好地满足成人学员的需要。”
新跃社科大学的本科生中有约75%是修读部分时间课程的成人学员。跃大常务副校长吴文华教授受询时说,考虑到学员得同时兼顾工作与生活,校方向来借助科技和灵活的课程设计等,让学员能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学习。
育有三名子女的陈雪婷(37岁)原本从事市场营销工作,2017年到跃大进修社会工作学士课程,进修期间创办了社会企业Social Gifting。已毕业的陈雪婷认为,大学允许学员利用长达七年的时间完成教育,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规划学习进度。
她受访时说:“踏入职场后,我才发觉自己对社会工作的兴趣,因为是感兴趣的课程,学习起来会更起劲,比较懂得如何应用所学,从中也建立人脉。”
人们不必赶着在人生前几年完成教育,因为在接下来的人生阶段,我们会提供更多获资助的持续教育与培训学额,来支持人们进修。这也能确保课程的内容能满足成人学员和他们从事的工作领域的需求。
——教育部长陈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