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称点连结才能收到钱 特需儿父亲痛失积蓄

受害者在Facebook上载了自己与“买家”的对话经过。(图:Facebook/Wak Yan)
诈骗分子手段层出不穷,本地一对育有五名孩子的夫妻,本想在拍卖平台脱售一个仅15元的钱箱,替家里帮补一下,没料到却遇上骗子,一个不小心就痛失了积蓄,包括留来给特需女儿的钱。
受害者Wak Yan 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发文阐述自己的受骗经过。他说,自己和妻子向来很节俭,经常使用旋转拍卖平台Carousell来购买便宜产品,或出售物品来帮补家用。妻子近日和往常一样,通过该平台出售一个15元的储钱箱,没多久就有一名来自雅加达的买家主动联系。
对方询问一番后便表示有意思购买,还煞有其事地要求通过Carousell Protection付款。Carousell Protection是Carousell提供的付款选项,允许买家在收到物品后才向卖家付款,通常只有在购买高价商品时才会使用。
尽管觉得对方似乎有点小题大作,他们还是进行了交易,觉得对方可能只是求个心安。对方随后也传来了一个看似是Carousell Protection的截图,谎称已经付款,要求Wak Yan发去电邮地址,收到电邮后点击连结就能完成交易。
收到邮件后,丈夫没做多想,就点击了电邮里的连结,接着就看到像是银行网上服务的页面,要求他输入登录信息,在完成登录后,他便和家人进行每日祈祷。
祈祷后,其太太查看交易记录才发现不妥,以颤抖的声音说道:“老公,我们没有钱了,我们的钱全部不见了!”夫妻俩也通过银行电邮和手机应用来确认,发现他们的积蓄以泰铢汇给了一个泰国户口。
两人赶紧打电话给银行,银行人员说,他们很可能坠入诈骗圈套,并帮他们冻结了户头。
只怪自己粗心大意
对于这次遭遇,Wak Yan坦言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痛失留给特需女儿的钱。
“我没有要怪罪任何人,都是我自己不好,这次是一个很惨痛的教训。”他也说,已经就此事报警,而对方的户头也已经被冻结。
他也希望自己这次的经历能够成为他人的借镜,在进行网上交易时要多加小心,有关Facebook帖文在不到两天,已经有超过1100次转发,超过200个留言,约200人按了“伤心”和“关怀”键。
Wak Yan也说,他们在骗子的户头冻结之前,曾发简讯质问对方,对方开始还假意问到发生什么事,之后夫妻说将会报警和希望他“等天收”之后,对方只留下一句莫名其妙的“sps”,之后户头就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