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财政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的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引起了网民的广泛批评,被指“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甚至有人认为这些图片“看起来像是诈骗广告”。对此,新加坡财政部发言人于7月30日晚间回应称,政府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传针对新加坡人和本地家庭的支援措施,并采用包括照片、制图、漫画和视频在内的多种视觉效果,以适应不同平台上的目标受众。

图源:FACEBOOK
财政部发言人指出,为了探索更多视觉效果,政府现在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在发布的内容中注明使用了人工智能,以保证内容的透明度。发言人还强调,政府将继续探索各种工具的使用,并接受公众的反馈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传达政府的计划和服务。
AI是大势所趋,政府需要保证公信力
此次事件反映出公众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对政府信息传播方式的认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公共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政府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并理解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在社交媒体上,政府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受到公众的关注。政府需要找到一种既能够吸引公众注意力,又能够准确传达信息的方式。这需要政府在信息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和探索,同时也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图源:FACEBOOK
尽管新加坡财政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片进行宣传时引发了一些负面评论,但文化创意业者对此持积极态度,认为这种尝试对业界是一种鼓舞,能够为创意工作者提供更多创作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学者们指出,公众对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宣传材料持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宣传工作时,政府部门应格外注意维持公信力。
政府的AI尝试或许是一种积极信号
人民协会旗下的华登居民联络网在宣传一项社区跟唱活动的条幅中,也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尽管图片中的男女老幼表情略显僵硬,被指不像新加坡人,但人民协会回应称,华登居民联络网一直在利用新技术提升对外宣传的效果,并最近开始尝试使用生成式AI来帮助创作宣传的视觉材料。

图源:FACEBOOK
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课程主任何氏秋香副教授指出,公众对政府部门和机构持有更多的信任,因此对宣传材料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她认为,不论是私人还是政府组织,都可以利用AI收集数据和开展研究,但不应完全依靠AI制作最终成品,而且所有AI作品都应经过仔细检查和核实。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也强调,使用AI是大势所趋,但如何正确使用AI以避免造成负面影响至关重要。他指出,尽管宣传材料不需要完美,但图片应辅助文字达到宣传效果,而非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跨国广告公司DBB集团总裁钟维韩表示,政府部门和机构带头尝试使用AI制作宣传材料,对于创意行业来说是一种鼓舞。他将生成式AI比作设计师的搜索引擎,能够帮助设计师节约收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并提供他们可能没有想到的呈现角度,但并不能取代设计师的工作。
公众应该接受AI尚不完美,还需要很多调试,但这也正是AI的魅力所在,因为它还很新,还有无限的可能。政府部门和机构在使用AI时应该更加谨慎,确保图片能够引起恰当的反响,并强调公信力的重要性。
尽管政府部门和机构在使用AI进行宣传工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负面评论,但这种尝试对于创意行业来说是一种鼓舞,能够为业界提供更多创作的可能性。同时,学者和业内人士也强调了在使用AI时应注意维持公信力,确保宣传材料能够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