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財政部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使用的人工智慧生成圖片引起了網民的廣泛批評,被指「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甚至有人認為這些圖片「看起來像是詐騙廣告」。對此,新加坡財政部發言人於7月30日晚間回應稱,政府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宣傳針對新加坡人和本地家庭的支援措施,並採用包括照片、製圖、漫畫和視頻在內的多種視覺效果,以適應不同平台上的目標受眾。

圖源:FACEBOOK
財政部發言人指出,為了探索更多視覺效果,政府現在開始嘗試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並將在發布的內容中註明使用了人工智慧,以保證內容的透明度。發言人還強調,政府將繼續探索各種工具的使用,並接受公眾的反饋和意見,以便更好地傳達政府的計劃和服務。
AI是大勢所趨,政府需要保證公信力
此次事件反映出公眾對於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和對政府信息傳播方式的認知,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其在公共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政府需要找到合適的方式讓公眾接受並理解這些新技術的應用。
在社交媒體上,政府信息的傳播方式也受到公眾的關注。政府需要找到一種既能夠吸引公眾注意力,又能夠準確傳達信息的方式。這需要政府在信息傳播方式上進行創新和探索,同時也需要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圖源:FACEBOOK
儘管新加坡財政部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使用人工智慧生成圖片進行宣傳時引發了一些負面評論,但文化創意業者對此持積極態度,認為這種嘗試對業界是一種鼓舞,能夠為創意工作者提供更多創作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學者們指出,公眾對政府部門和機構的宣傳材料持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在使用人工智慧進行宣傳工作時,政府部門應格外注意維持公信力。
政府的AI嘗試或許是一種積極信號
人民協會旗下的華登居民聯絡網在宣傳一項社區跟唱活動的條幅中,也使用了AI生成的圖片。儘管圖片中的男女老幼表情略顯僵硬,被指不像新加坡人,但人民協會回應稱,華登居民聯絡網一直在利用新技術提升對外宣傳的效果,並最近開始嘗試使用生成式AI來幫助創作宣傳的視覺材料。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社科大學商學院課程主任何氏秋香副教授指出,公眾對政府部門和機構持有更多的信任,因此對宣傳材料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她認為,不論是私人還是政府組織,都可以利用AI收集數據和開展研究,但不應完全依靠AI製作最終成品,而且所有AI作品都應經過仔細檢查和核實。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也強調,使用AI是大勢所趨,但如何正確使用AI以避免造成負面影響至關重要。他指出,儘管宣傳材料不需要完美,但圖片應輔助文字達到宣傳效果,而非轉移公眾的注意力。
跨國廣告公司DBB集團總裁鍾維韓表示,政府部門和機構帶頭嘗試使用AI製作宣傳材料,對於創意行業來說是一種鼓舞。他將生成式AI比作設計師的搜尋引擎,能夠幫助設計師節約收集資料的時間和精力,並提供他們可能沒有想到的呈現角度,但並不能取代設計師的工作。
公眾應該接受AI尚不完美,還需要很多調試,但這也正是AI的魅力所在,因為它還很新,還有無限的可能。政府部門和機構在使用AI時應該更加謹慎,確保圖片能夠引起恰當的反響,並強調公信力的重要性。
儘管政府部門和機構在使用AI進行宣傳工作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和負面評論,但這種嘗試對於創意行業來說是一種鼓舞,能夠為業界提供更多創作的可能性。同時,學者和業內人士也強調了在使用AI時應注意維持公信力,確保宣傳材料能夠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