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有篇10万+的推文《新加坡凉凉了?》
火了,很多网友回复:太有共鸣了!
椰子读完后发现,内容的核心其实在说:
“新加坡太贵了!生活不起”

By 椰子
的确,新加坡今年刚刚首次登顶全球最昂贵高端生活城市!(来自瑞士宝盛集团,2023年6月的排名)
椰子也觉得新加坡贵得一批!死贵。但是,新加坡真的凉凉了么?我们先看下原文是怎么写的。
《新加坡凉凉了?》
该文主要阐述了3大难处:
1、生活成本贵,认为带娃来新加坡,两百万都不够折腾几年的。

2、在新加坡买车成本是国内的5倍,本质还是贵。

3、读书难,学习太卷了。

总结下来,就是新加坡太贵、尤其是车太贵,孩子读书卷。
没错,椰子可以毫不负责任的说,新加坡本地人可能也是这么觉得的。
“凭什么我一个本地人都这么累,
你刚来新加坡就比我轻松?”

By 椰子
想起来日本商人盛田昭夫的一句话,“你凭什么认为你十年寒窗,能抵得过我三代从商。” 道理是一样的。
别说移民去一个新国家,就算刚从国内二三线城市搬进北上广深的各种漂,哪一个生活的很轻松呢?所以,椰子认为,凉或者苦,是来刚来新加坡的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刚开始就坚持不住,那可能一开始就不要来。
新加坡的贵,也是相对来说的。一个新加坡土著住在爷爷传下来的大别墅里,院子里停三辆欧洲车,外面收著租,你去问他觉得新加坡贵么,肯定不贵。

By 椰子
所以,新移民觉得新加坡的贵,主要是卡在身份上。相当于你去了大城市,第一件事就是搞定户口一样。

图源:ICA官网
来新加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 外国人)
以身份来说,来新加坡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刚来新加坡,拿各种工作签证和学生证,WP、SP、EP、Student Pass
阶段二:拿了PR, 也就是永久居民
阶段三:换了公民

By 椰子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烦恼,比如刚来新加坡,也就是阶段一面临:身份、工作受限、买房税收高、孩子教育难、车太贵、钱不够用,6个烦恼~
身份

一般刚来新加坡,会持有各种工作签证或者学生证5年以上。
WP(Work Permit 工作许可证)的门槛低,但不能为家庭成员办家属准证;
SP(S Pass 技能通行证)需要学历和技术,能为家属办准证,但其他限制还在;
EP(Employment Pass 就业准证)要求比较高,还能为父母申请长期探访准证,总算是能让一家人在新加坡团聚了。
以上这几种身份,都不能享受新加坡政府福利,打工、买房、娃读书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工作 有配额限制

WP和SP身份的打工人,在新加坡只有被”挑选“的份。
当局为鼓励公司更多的雇佣本地员工,设立了“配额”和“人头税”。公司在雇佣外国人之前,还需要在官网上算一下自己有没有“额度”。
当局还会突击检查,看公司是不是老老实实雇佣了足够的本地人。如果数据作假,相关人员将受到严厉惩罚。因此,正经公司招人时也格外慎重。
这也导致外籍打工人找工作比较难。

图源:aedas
*EP不占用配额,但现在的EP申请较难。
买房税高达60%

新加坡组屋政策大家都说好,但这跟外国人有什么关系呢?
准证身份连二手组屋都买不了!买公寓还要交高达60%的买房印花税(ABSD)!有研究表示,在全球30个城市中,新加坡是向外国购房者征收印花税最高地!

By 椰子
或许有人觉得,其实租房也是一样的,但是本地房租近年来涨的离谱。
有网友表示,租房的钱都够买大半套组屋了....
孩子教育难

很多家长带娃来新加坡求学,为此政府还专门设立了陪读准证(全球唯一的陪读政策)。
但是,给外国人学生留的名额实在是太少,要上政府公立学校就太难了。所以大多数外籍学生只能就读私立学校。
外籍学生想要面试进入政府小学,就要把握唯一一次的幼升小机会,但报名的人太多了,所以“成功率很低”。
买不起车 拥车证太贵

新加坡的拥车证,量少价还高!几乎每个月都会被“天价铁皮”刷屏。
以10月份的拥车证成交价为例,私家车的“铁皮”价格在10.6万新-15万新币!(约57.2万-81万人民币)
钱不够用 开销太大

新加坡挣钱新加坡花,一分都别想寄回家!
相比本地人,外籍人是开销不至高一点点,那是成倍暴涨!

示意图
有宝妈计算了自己一家三口每月的花销↓
租房:5000新
水电网:360新
交通:100新
保险:1300新
孩子吃穿:460新
各平台会员:100新
灵活开支:500新
共计:9820新
这家的孩子还没上学了,不然算上学费补习费,每个月的开销直接破万新....
来新加坡的三个阶段
(阶段二 永久居民)
很多人在本地生活几年后,都会开始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PR),拿个本地身份生活会便利很多!但是有4个烦恼,PR也解决不了,比如买房税、孩子教育难、车太贵、钱不够用~
买房限制多,税也高

PR确实有购买组屋的资格,但限制较多。
1、单身的PR没有购买资格;
2、PR夫妻拿到身份3年以上能买二手组屋,不能买预购组屋(BTO);
3、PR与本地居民(SC)一起才能申请买BTO。、

By 椰子
PR也可以选择买公寓!但公寓价格较高,另外还要支付5%的额外印花税。
孩子上学靠抽签 还是难

PR的孩子比外籍学生好一点,但是想入学一个好一点公立学校,还是很难!
拿今年举例,小一2C报名大量学校申请超额,需要抽签分配名额。
椰子朋友是本地PR,他的孩子就是在报名时就没抽上。当时还打听到去社区做义工提高入学几率,但是他跟朋友一起去的时候,学校只收了另外2名公民朋友.....
最后,这位朋友的孩子只能去一个排名很差的学校。
买车难,但逐渐适应

新加坡车牌平等的“看不起”所有在本地生活的人,它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无论是谁,他都是这个价格!

图源:cari
钱不够用,咋都不够!

刚完成身份升级的新加坡人,其实很多待遇还没有完全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