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新经济特区的构想,无疑是从中国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了灵感,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特区树立了标杆。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国政府正紧密协商,虽然具体的实施细节尚未最终确定,但双方已经描绘出一系列创新措施的蓝图,其中包括无护照通关和数字化货物通关系统,旨在简化跨境流程,促进货物和人员的便捷流动,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源:FACEBOOK
这个即将崛起的经济合作平台,有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经济亮点,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国在柔佛州南部共同打造的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简称新柔经济特区),已经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极大关注,预计将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磁石。
新柔特区不仅仅是合作 更是融合
新柔经济特区不仅是风险管理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确保生产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通过这种战略性的国际合作,新柔经济特区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跨国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投资环境,同时促进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的经济融合。

图源:FACEBOOK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对柔佛的投资额激增至437亿令吉,与2022年的135亿令吉相比,增长显著,这无疑展示了柔新经济特区在制造业等领域的巨大投资潜力。
新柔特区的发展愿景是效仿中国深圳,将其打造成为现代化的高科技城市,新柔经济特区将充分利用新加坡与柔佛的优势和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柔佛州以其低廉的运营成本、丰富的土地和资源,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新加坡在连通性、品牌影响力、人才储备以及总部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将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人才缺口依然是重中之重
柔佛州的企业在技术和熟练工人方面依然面临着挑战,约27%的企业遭遇蓝领及普通工人的短缺,这一现象部分是因为新加坡的薪资结构更具吸引力,导致许多柔佛人选择在新加坡就业。此外,基础设施和便利设施的不足,如国际学校的缺乏,也是阻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

图源:CNA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劳动力以高技能著称,受教育水平高,失业率低,金融和科技领域的工资水平具有竞争力。在柔新经济特区的框架下,柔佛州将采取更为积极和创新的策略,以吸引和保留人才,共同推动区域人才的流动和经济发展。
在交通连接方面,柔佛-新加坡陆路口岸,包括柔佛长堤和第二通道,是全球最繁忙的边境通道之一,每天处理超过30万旅客和14.5万辆汽车。为了提高跨境交通的效率,正在试行一项创新的“免护照通关系统”,并计划于2026年运营柔佛-新加坡快速交通系统(RTS),这将进一步加强人员流动,促进两地间的经济互动。
在货物运输方面,新加坡与柔佛之间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交通拥堵和通关流程的复杂性。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迫切需要加强跨境合作,优化海关和税务程序,并探索实施先进的通关技术,如自动化清关和风险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将有效促进两地间货物的顺畅流通,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为柔新经济特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