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新經濟特區的構想,無疑是從中國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中汲取了靈感,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為全球範圍內的經濟特區樹立了標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國政府正緊密協商,雖然具體的實施細節尚未最終確定,但雙方已經描繪出一系列創新措施的藍圖,其中包括無護照通關和數字化貨物通關係統,旨在簡化跨境流程,促進貨物和人員的便捷流動,從而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圖源:FACEBOOK
這個即將崛起的經濟合作平台,有望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一個經濟亮點,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國在柔佛州南部共同打造的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SSEZ,簡稱新柔經濟特區),已經引起了國際投資者的極大關注,預計將成為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的磁石。
新柔特區不僅僅是合作 更是融合
新柔經濟特區不僅是風險管理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確保生產鏈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也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平台。通過這種戰略性的國際合作,新柔經濟特區有望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為跨國企業提供穩定可靠的投資環境,同時促進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經濟融合。

圖源:FACEBOOK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新加坡對柔佛的投資額激增至437億令吉,與2022年的135億令吉相比,增長顯著,這無疑展示了柔新經濟特區在製造業等領域的巨大投資潛力。
新柔特區的發展願景是效仿中國深圳,將其打造成為現代化的高科技城市,新柔經濟特區將充分利用新加坡與柔佛的優勢和資源,實現互利共贏。柔佛州以其低廉的運營成本、豐富的土地和資源,為經濟特區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新加坡在連通性、品牌影響力、人才儲備以及總部功能等方面的優勢,將為經濟特區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人才缺口依然是重中之重
柔佛州的企業在技術和熟練工人方面依然面臨著挑戰,約27%的企業遭遇藍領及普通工人的短缺,這一現象部分是因為新加坡的薪資結構更具吸引力,導致許多柔佛人選擇在新加坡就業。此外,基礎設施和便利設施的不足,如國際學校的缺乏,也是阻礙人才流動的重要因素。

圖源:CNA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勞動力以高技能著稱,受教育水平高,失業率低,金融和科技領域的工資水平具有競爭力。在柔新經濟特區的框架下,柔佛州將採取更為積極和創新的策略,以吸引和保留人才,共同推動區域人才的流動和經濟發展。
在交通連接方面,柔佛-新加坡陸路口岸,包括柔佛長堤和第二通道,是全球最繁忙的邊境通道之一,每天處理超過30萬旅客和14.5萬輛汽車。為了提高跨境交通的效率,正在試行一項創新的「免護照通關係統」,並計劃於2026年運營柔佛-新加坡快速交通系統(RTS),這將進一步加強人員流動,促進兩地間的經濟互動。
在貨物運輸方面,新加坡與柔佛之間目前面臨的挑戰包括交通擁堵和通關流程的複雜性。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迫切需要加強跨境合作,優化海關和稅務程序,並探索實施先進的通關技術,如自動化清關和風險管理。通過這些措施,將有效促進兩地間貨物的順暢流通,增強區域經濟的競爭力,為柔新經濟特區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