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巴刹小贩中心和组屋参与演习 模拟停水和食品供应中断情况

配合全面防卫日40周年,全岛21个巴刹和小贩中心关闭,模拟食品供应中断的情况。(图:陈嘉羚)

配合全面防卫日40周年,全岛多个巴刹、小贩中心和组屋昨天(26日)模拟停水和食品供应中断的情况,加强国人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配合演习,全岛21个巴刹和小贩中心关闭,模拟食品供应中断的情况。其中包括达曼裕廊巴刹与熟食中心、宏茂桥美华熟食中心、义顺忠邦巴刹与熟食中心和高文小贩中心等。
达曼裕廊永升路第181和182座组屋的大约200个单位,早上9点到11点也停水两小时。
公用事业局安排了水供车提供临时用水,当局也出动自动袋装水灌装机,将袋装水分派到受影响家庭。

公用事业局安排了水供车提供临时用水,居民可携带水桶或容器接水。(图:陈嘉羚)
据记者观察,现场相当有秩序,有的居民携带水桶和容器到组屋底层接水,现场有基层领袖和义工维持秩序,协助有需要的年长人士。
受访的居民戴先生表示,制水演习能够鼓励国人节约用水。
他说:“制水演习能让居民有个概念,以后如果万一发生什么大事水源中断的话,应该如何应对,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不过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并没有这种情况,或许是政府考虑得比较远,出现危机时我们就知道怎么应对。”
另一名达曼裕廊居民许明利也是社区紧急应变小组成员。
许明利表示:“我从小就住在甘榜,1968年到1980年,70年代的时候有制水演习,我们就会准备桶和罐子去接水,这种情况以前是比较平常的,但是以前和现在的演习非常不同,现在的水供车就是运用科技,一分钟就能装满五袋水,而且都是饮用水。我认为这次演习多多少少都能让居民知道,基层领袖、义工们也知道在危机发生时,如何做好准备。”

民众携带水桶或容器接水。(图:陈嘉羚)

当局也出动自动袋装水灌装机,将袋装水分派到受影响家庭。(图:陈嘉羚)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走访达曼裕廊区,将袋装水送到行动不便居民的家中。(图:陈嘉羚)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走访达曼裕廊区时,也将袋装水送到行动不便居民的家中。
傅海燕说:“我们希望提醒国人不能对水和粮食供应视为理所当然,要未雨绸缪。演习是要提醒国人,从国际形势来看,也有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可能性虽小,我们也享受了好几十年的安全,但还是要居安思危。”
达曼裕廊多所学前教育中心的超过150名孩童,也到场观摩演习。
第352座组屋的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Sparkletots幼儿园中文老师洪伟凌说,配合全面防卫日,校方也停电半天,早上也准备了木薯当早餐,让学生了解粮食供应和节约用水、用电的重要性。
我国上一次大规模的制水演习是在1995年,当时共有3万户家庭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