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巴剎小販中心和組屋參與演習 模擬停水和食品供應中斷情況

配合全面防衛日40周年,全島21個巴剎和小販中心關閉,模擬食品供應中斷的情況。(圖:陳嘉羚)

配合全面防衛日40周年,全島多個巴剎、小販中心和組屋昨天(26日)模擬停水和食品供應中斷的情況,加強國人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配合演習,全島21個巴剎和小販中心關閉,模擬食品供應中斷的情況。其中包括達曼裕廊巴剎與熟食中心、宏茂橋美華熟食中心、義順忠邦巴剎與熟食中心和高文小販中心等。
達曼裕廊永升路第181和182座組屋的大約200個單位,早上9點到11點也停水兩小時。
公用事業局安排了水供車提供臨時用水,當局也出動自動袋裝水灌裝機,將袋裝水分派到受影響家庭。

公用事業局安排了水供車提供臨時用水,居民可攜帶水桶或容器接水。(圖:陳嘉羚)
據記者觀察,現場相當有秩序,有的居民攜帶水桶和容器到組屋底層接水,現場有基層領袖和義工維持秩序,協助有需要的年長人士。
受訪的居民戴先生表示,制水演習能夠鼓勵國人節約用水。
他說:「制水演習能讓居民有個概念,以後如果萬一發生什麼大事水源中斷的話,應該如何應對,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不過到目前為止新加坡並沒有這種情況,或許是政府考慮得比較遠,出現危機時我們就知道怎麼應對。」
另一名達曼裕廊居民許明利也是社區緊急應變小組成員。
許明利表示:「我從小就住在甘榜,1968年到1980年,70年代的時候有制水演習,我們就會準備桶和罐子去接水,這種情況以前是比較平常的,但是以前和現在的演習非常不同,現在的水供車就是運用科技,一分鐘就能裝滿五袋水,而且都是飲用水。我認為這次演習多多少少都能讓居民知道,基層領袖、義工們也知道在危機發生時,如何做好準備。」

民眾攜帶水桶或容器接水。(圖:陳嘉羚)

當局也出動自動袋裝水灌裝機,將袋裝水分派到受影響家庭。(圖:陳嘉羚)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走訪達曼裕廊區,將袋裝水送到行動不便居民的家中。(圖:陳嘉羚)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走訪達曼裕廊區時,也將袋裝水送到行動不便居民的家中。
傅海燕說:「我們希望提醒國人不能對水和糧食供應視為理所當然,要未雨綢繆。演習是要提醒國人,從國際形勢來看,也有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可能性雖小,我們也享受了好幾十年的安全,但還是要居安思危。」
達曼裕廊多所學前教育中心的超過150名孩童,也到場觀摩演習。
第352座組屋的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會Sparkletots幼兒園中文老師洪偉凌說,配合全面防衛日,校方也停電半天,早上也準備了木薯當早餐,讓學生了解糧食供應和節約用水、用電的重要性。
我國上一次大規模的制水演習是在1995年,當時共有3萬戶家庭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