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署研究:厄尔尼诺现象 或导致今年比去年更炎热

气象署的研究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可能导致今年比去年更炎热。在最坏的情况下,到了2050年我国处于高热应激水平的天数将增加两倍。
2023年度气候报告显示,去年5月有十天处于高热应激水平,10月则有八天。破纪录的高温和降雨量减少是导因。
受访公众说“太热的时候不出来啦,回家我就不出来了”“平均水电费一个月都不会超过200元,这个月就超到200多元”。
暑热压力指数又称湿黑球温度,是反映温度的综合指标,用于量度气温、湿度以及辐射热对人体的影响。暑热压力指数如果达33摄氏度及以上,那就是处于高热应激水平,我国去年有37天一度处于这个水平。
报告显示,去年5月在兀兰录得每小时最高33.7摄氏度。去年10月在碧山出现每15分钟最高34.8摄氏度。
研究结果预测,在最高的碳排放情况下,到本世纪中叶将有113天处于高热应激水平,到了本世纪末将达到270天。专家表示中暑和引发的热衰竭风险更高。
南大新加坡地球与观测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忠伟表示:“这意味着不论白天和黑夜,能避开高温的几率就更少了。比较轻微但是同样危险的情况是持续的高热应激将导致荨麻疹、皮疹,这可能不是直接的热损伤,但会影响你的睡眠和精神状态。”
气象署指出,厄尔尼诺现象一般在高峰后的第二年才对全球气温产生最大影响,因此2024年可能比2023年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