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今年大幅放缓,却有更多公司成立,扣除结束营业的公司,今年来成立的新公司比疫情前更多。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反映了企业和商家对我国经济依然具有信心。

图源:雅虎
01 新公司数量同比增三成
根据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的数据,今年截至11月,共有6万5209家新公司成立,4万7965家公司结束营业,净新增公司1万7244家。这个净新增公司数量,不仅比去年同期增加29.7%,也超过去年全年,甚至是多过2019年、即疫情前净新增的1万4252家。

图源:雅虎
与去年同期相比,行政与支援服务、批发贸易、教育、保健与社会服务,以及餐饮服务业的公司增幅最明显。这些行业的公司分别增加了32.9%、31.8%、30.9%、29.6%和28.1%。
这些数据显示,新加坡的商业活力依然旺盛,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仍有不少创业者和投资者看好新加坡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
02 新公司的成立动因

图源:雅虎
那么,为什么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新加坡会有更多的公司成立呢?我们采访了一些市场人士,发现他们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动因:
对经济的信心
银河—联昌证券新加坡经济顾问宋生文认为,从净新增的公司数量来看,宏观经济环境虽然面对不少挑战,企业和商家对我国经济依然具有一定的信心。
宋生文以餐饮业为例说:“我们都知道在新加坡开餐厅的成本不低,今年截至11月,本地仍有800多家净新增的餐饮服务公司,显示市场的流动资金还是足够的。”
他指出,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高,疫情控制得比较好,消费者的信心也在恢复。同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南亚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吸引了很多国际企业和人才,这些都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贸工部上个月发布第三季新加坡经济调查报告时,缩小了今年的增长预测范围,从之前0.5%至1.5%,修至约1%,明年预计则有望取得1%至3%的增长。我国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3.6%。
抓住市场机会
在本地经营精致餐饮Chef’s Table by Chef Stephan的奥利地主厨佐伊(Stephan Zoisl),大约两个星期前在本地开了一家中等价位、走休闲餐饮风格的德国餐厅Berlin65。佐伊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新餐厅是他和三名合伙人合资开的,其中一名合伙人占了大部分股权,所以资金不是问题。
他也透露,店面原有的租户结束营业,而他正好认识业主,清楚对方不会趁机乱涨租金,于是决定和伙伴租下店面,开了Berlin65。
新加坡餐饮业竞争激烈,尽管看淡明年的经济,佐伊却依然选在此时开了第二家餐厅。
佐伊指出,近两年本地住宅市场租金大涨,很多外派到新加坡、经常光顾Chef’s Table by Chef Stephan的顾客,已经搬离这里,“我们现在有更多本地人光顾,这反映人们还是愿意消费。”
他认为,新加坡的餐饮市场还有很多空间,只要能提供好的食物和服务,就能吸引顾客。他说,他的新餐厅主打德国菜,这在新加坡比较少见,所以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分散风险和控制成本
义正律师事务所诉讼仲裁合伙人陈美莲受访时说:“更多新的商业实体成立并不令人意外,这可能意味着企业更加意识到须要防范风险和设定风险界限。”
陈美莲指出,在过去的三五年里,拥有多元业务的企业已经学会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或其他子公司来控制业务和项目风险,从而更好地吸引投资者和管理商业风险。
她说,这种做法可以让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和行业中分散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和税收。她举例说,一些餐饮企业可能会通过设立不同的公司来经营不同的餐厅,这样可以避免一家餐厅的亏损影响其他餐厅的盈利,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餐厅类型和规模来优化人力和物料的配置。
03 新公司的发展前景

图源:雅虎
新加坡的新公司数量虽然创下新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新公司都能够存活和发展。新加坡的商业环境虽然有利,但也有不少挑战和竞争。
根据ACRA的数据,今年截至11月,有4万7965家公司结束营业,比去年同期的4万5897家略有增加。这些公司的结束营业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自然退出、破产、清算、合并等。
因此,新公司要想在新加坡立足和壮大,需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战略,以及良好的管理和运营。同时,新公司也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的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总之,新加坡的新公司数量的增长,反映了新加坡的商业活力和经济潜力,也显示了企业和商家的信心和机会。然而,新公司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竞争,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实力,才能在新加坡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