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同餐品大世界 吃在新加坡 介紹他們的美食 餐飲業有多發達
剛到新加坡,經過海關安檢走出飛機場,乘坐提前預約好的計程車。我便詢問司機師傅:「新加坡什麼最發達?有什麼產業」?司機回答我說:「新加坡不像中國,面積大,有很多工廠企業,新加坡要說最發達的產業,就是餐飲業吧」。這就是說,新加坡當地人首肯自己的產業是餐飲。
新加坡可以說,工廠和加工業很少。作為島國,航運業、金融業非常發達。其次就是旅遊業、餐飲業和娛樂業,以及與旅遊業相關聯的酒店及服務行業,就是我們習慣稱的第「第三產業」。這也是新加坡一種特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並且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作為一個旅遊王國,與之密切關聯的就是酒店業、餐飲業、娛樂業。新加坡的酒店別有洞天,堪稱世界之最。各種建築矗立於城市的各個角落,並且設施完備,功能齊全。酒店環境高雅而別致,一般都有游泳池,花卉樹木林立,真是森林裡的城市,綠色花園式酒店。
伴隨旅遊業與酒店業共同成長的就是餐飲業,新加坡是一個匯聚、融合東、西方餐飲文化的強國 。如果說新加坡餐飲業發達,我覺得他們在這三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第一,新加坡酒店業的餐飲水平很高。新加坡每家酒店都設有比較講究的餐廳,餐品豐富,在亞洲各國也算數一數二的,盛譽歐洲。濱海灣金沙酒店的餐廳就高達60多座,匯聚有世界當頭的米其林大廚,新加坡東南亞的各色美食。
酒店餐廳里雖然只供客人早餐,但每天早上,真的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的食品、肉品、菜品、飲品、水果、乾果、蛋品等,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有西餐,也有中餐、東南亞一帶的快餐和印度餐。
說實話,很多客人走進酒店的餐廳,不知道該吃什麼?甚至是看得是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想吃什麼?
主食大部分為烘焙食品,麵包、點心、蛋糕、蛋撻等,配置以各種各樣的果醬、奶油、蜂蜜等;也有中餐和亞洲各國民間的快餐,炒飯、炒麵、油條、包子、大米粥;菜品一般以西餐為主,生菜沙拉,也有炒菜、小燉,雞蛋、攤蛋、蛋卷;飲料、咖啡、牛奶;各種各樣的熱帶水果,香蕉、西瓜、火龍果、蘋果、鴨梨、菠蘿、橙子、葡萄等,食品極其豐富,就像一家大超市供客人自由選擇。
同樣是餐飲,我發現東西方人的餐飲習慣是不同的,比如吃早餐。西方人走進餐廳第一件事,是先喝一杯果汁,然後挑選主食,像麵包、烘焙食品等,然後是牛奶、咖啡、水果等,他們的早餐相對比較簡單。
而東方人不同,我們習慣吃雜糧,講究多種多樣,有人說,每天吃到30種以上的食物為好。所以,我們選擇的食物種類比較多,主食、蔬菜、水果。
我看印度人也是如此,以主食和蔬菜為主,必須有飯有菜,這是必須的。國外人習慣喝涼牛奶,我們習慣喝熱牛奶。
第二,新加坡遍布大街小巷餐館很多。街上的餐飲就更多了,為了方便遊客,有的街區是整條街整條街的的遍布餐館。
像牛車水街,一條街從這頭到那頭,都是小餐館。景區外有餐館,景區內也有餐館。到處皆有大排檔,裡面滿是各種各樣的小吃餐館。聖淘沙島上的商業遊覽中心,有馬來西亞美食街,中國福建的莆田小吃等。我們住在中亞酒店的時候,附近一條街一條街的,滿是餐館。各家有各家的餐品,像餃子王、日本面、豚骨王、韓國冷麵等等,每天晚上就餐的遊客都排著隊伍等待就餐。
新加坡的餐飲業與我們國內有所不同不同,他們的美食也與我們國內的菜系品味也不同。我們國內飯店多於小餐館,飯店是美食佳肴的精品。新加坡反過來,小餐館多於飯店;美食小吃、小美食、小菜品多於大菜系。
在新加坡,大街上都是一家一戶的小餐館,就是我們說的,小本經營。不用大門臉,有個小門臉,有個小作坊,加工製作食品即可。客人就餐大部分是在街面上,或者是大廳的排擋里。
就是有一些餐館面積大一些,也儘是快餐,飯菜合一起一個盤,一碗米飯,兩隻雞腿,一點小菜,一碟辣醬。或者是我們說的,炒飯、炒麵、炒米粉。不管米飯還是麵條,他們管這種快餐叫便當,新加坡的「便當」講究的是食材、烹飪加工和製作。
他們口味也與我們有一些差別,我們國內是北咸、南甜,西酸、中辣。新加坡的餐飲便當大部分為東南亞一帶的口味和風格。
新加坡的餐館,在我們國內也有網紅。有些網紅的餐館和便當店鋪,想吃就得早早的去排隊,或在網上提早預約,不提早預約,「先上橋現扎耳朵眼」就是「馬後炮」根本品嘗不到,因為新加坡的網紅餐館都很火。
有一家叫珍寶海鮮的餐廳(Jumbo Seafood),就是網紅餐廳。這家餐廳相對比別的餐廳大一些,就餐在室外,位於新加坡河沿岸的克拉碼頭附近。在這裡吃飯就不是便當餐,在新加坡相比較而言,就是「大餐」。
這裡吃飯可以點若干數量的菜,喝酒、吃飯,這家菜品最紅的是辣椒螃蟹,也是這家餐廳的招牌菜。一隻大螃蟹,經過調製加工,蒸煮好之後,用辣醬浸泡,端上來,就是一盤大菜。當然,這盤菜的價格也很網紅。
在這裡吃辣醬螃蟹,服務人員會給每人端一份像菸灰缸子一樣的小盤子,裡面裝的是檸檬水,千萬別喝,是給客人吃海鮮洗手用的。
珍寶海鮮餐廳,晚上5.30分開業,每到下午2—3點鐘,就有人前去排隊。如果5點半開飯,按點去吃飯,就很難排上號。
晚上7點30分這個點吃飯,就更難定了,不提前在網上約好,根本吃不上飯。餐館對客人就餐有時間限制,5點30分吃飯的客人,必須7點半之前離開。否則,後面的客人便無法按時就餐。
這裡的網紅食材,就是我們說的螃蟹。其它菜品,我覺得與咱們南方沿海各地的口味相當,像海南、福建、廣東等地。
在我們住的酒店附近,距離牛車水街不遠,有一家叫餃子王的餐館,還有一家叫豚骨王的地方,天天晚上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從餐館裡排到街上,我們路過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鐘了,外面還排著長長的隊伍。可能中國人永久不斷的思念,就是誰離不開的餃子與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肉骨頭。
在新加坡,可能與旅遊人時間緊湊有關,大多數人喜歡吃大排檔的快速便當。連西方的外國人也是如此,無論男女,他們也喜歡享受一下中餐的味道。所以,各大排檔里餐館的工作人員就顯得很忙,遇到飯點找桌子就餐也很難。
我們在好萊塢環球電影城的一家餐廳吃完飯,把桌子讓給一四口之家的中國人,他們十分感激。這家的雞大腿做的比較好吃,是熏雞味道的。
工作人員忙得腳打後腦勺,不得休息,餐桌沒有空下來的時候,在新加坡開餐館還是蠻辛苦的一件事,在炎熱中忙碌。
新加坡的便當,食材主要是雞大腿與肉片、香腸,像「天天海南雞飯」、「興興海南雞飯」,就是米飯加雞大腿肉;「日本三士面家」里放的就是牛肉片。說實話沒有國內的那麼講究的色香味俱全,他們講究的是食材烹飪與調製,咱們講究烹炒煎炸,他們是以煮燉為主,就是咱們說的「爛糊」。新加坡喝白酒的少,主要是啤酒,果酒。
第三,新加坡是講究餐館文化的國家。新加坡的餐飲業可以說非常發達,餐飲在新加坡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和傳播東西方及各國文化的品牌。
電視節目裡,天天都有各國、各地餐飲製作和加工烹飪的介紹,一介紹就是一個晚上,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各國的小餐館,整條街的大排擋和特色小吃。
其實,在新加坡吃飯,大桌子能坐十幾人的很少,都是小桌子,至多能坐八位客人已經算大桌子了。
新加坡的小吃按照當地的說法,叫便當。風味基本是我國南方廣東、海南、台灣、福建一帶的;亞洲各國的餐品,有新加坡的,馬來西亞的,日本的,印度風味等國的。
不管是哪裡的?經過新加坡一整合,一薰陶,一融合,品嘗起來,各地風味成為新加坡當地的特殊風味。
特別是經過新加坡電視台天天介紹便當的製作和烹飪,各家餐館取長補短,相互學習,達到了新加坡汲取東西方文化、亞洲各國餐飲美食的最高境界。
在遊程的幾天裡,我們在幾家據說都是國內網紅的餐廳、餐館就餐吃飯。新加坡的餐品,如同這個國家,講究文化品位,既顯中性完美,也很個性。集東南亞品位及中華餐飲、歐美西餐之精華,食材豐富,質量上乘,亞歐合璧,口感清淡,甜膩適中,喜歡有點微辣的感覺。

新加坡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與城市

新加坡沒有多少工業與加工業

主要是旅遊 餐飲 遊樂 金融 海運等業務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景區

新加坡酒店業發達

酒店都有餐廳業務

雖然只供早餐 但美食豐富

新加坡旅遊景區很多 這是好萊塢環球電影城裡艷麗的埃及女郎

遊客乘坐好萊塢環球電影城裡的過山車

新加坡海洋館裡的工作人員在水下工作

外國人民遊覽新加坡好萊塢環球電影城

聖淘沙島大型燈光水霧鐳射電光表演

小朋友在水族館觀摩水中海豹

新加坡酒店的餐飲十分考究 濱海金沙酒店裡的餐廳就達到60座 有世界頂級的米其林大廚和新加坡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