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志賢指出,東協成員國必須保持團結應對威脅,堅持自由開放的貿易體系,並支持以東協為核心的區域合作架構。(莊耿聞攝)
本區域正面對恐怖主義、網絡襲擊和氣候變化等非傳統跨國界挑戰。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指出,東協成員國必須保持團結應對威脅,堅持自由開放的貿易體系,並支持以東協為核心的區域合作架構。
他昨早在第39屆東協議會大會(ASEAN Inter-Parliamentary Assembly,簡稱AIPA)開幕式致辭時指出,東協成員國在過去51年來保持團結,促進和平與繁榮發展,建立了「東協核心」(ASEAN Centrality)架構。不過,在多方威脅籠罩下,東協不能掉以輕心,視這份團結為理所當然。
張志賢說:「過去的衝突都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如今我們處於一個更複雜的環境,面對的是恐怖主義、暴力極端主義、網絡罪案等非傳統和跨國安全挑戰。此外,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排外主義也對全球政治與經濟秩序造成威脅。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的全球增長是所有國家共同面對的全球挑戰。數碼革新持續席捲全球,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交流方式和經濟模式。」
應著重四方面發展
面對這些挑戰,張志賢指出,東協應著重四方面的發展,包括保持團結一致、堅持自由開放貿易、推動創新產業,以及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他說,由10個東協國家議會成員組成的東協議會大會,應緊密合作交流,協助實現四大目標。
以對抗氣候變化為例,張志賢指出,亞洲開發銀行報告顯示,若各國不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區域氣溫到了2100年料將上升六攝氏度。由於東協多個大型城市都處於低洼地帶,它們未來將受到水災、颱風和海嘯破壞,對經濟與人們生活造成惡劣影響。
他告訴在場約350名與會者:「氣候變化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憑一己之力應對的最佳例子……各國內部的支持是推行氣候保護措施的關鍵。作為政治領導層與人民之間的中間人,以及各國人民之間的橋樑,你們的支持非常重要。」
除了東協國家,東帝汶、印度、日本、中國和歐盟等12個地區的議員也以觀察國身份,參與為期五天的會議。
保護主義與中美貿易戰影響全球投資氛圍,我國領導人和東協國家近來在多個場合重申自由貿易原則,昨天也不例外。張志賢說,東協得益於自由開放市場網絡,堅持這個原則才能持續取得增長。
「我們必須抵抗逆勢而行、內視的誘惑,各自推行保護主義政策,這只會導致所有人開倒車。AIPA議員在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代表我國出席大會的包括我國國會議長陳川仁、裕廊集選區議員拉哈尤、淡濱尼集選區議員朱倍慶、阿裕尼集選區議員林瑞蓮和官委議員謝邕邕等30多名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