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黑細長蟻足部長而細。(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搭巴士回家途中被小蟻蟄咬,手臂腫痛起紅斑,一查才發現竟是新加坡最毒蟻種。
事主劉先生(40歲)告訴《新明日報》記者,他周二(22日)下午從大巴窯商場搭巴士回家途中,突然感到手臂一陣刺痛,往下一看,是被一隻螞蟻蟄咬,留下一處紅點。
「因為那刺痛感特別明顯,我下意識地把螞蟻裝進塑料瓶中,以便求診時給醫生看。」
劉先生說,當晚再檢查傷口時,手臂上的小紅點已經消。殊不知,隔天情況突然惡化,傷口周圍開始出現白色斑點,並逐漸擴散成一片紅斑。「我拍下傷口,給一名當醫生的朋友看。他推斷我是被螞蟻叮咬後導致發炎。」
照片顯示,劉先生手臂上的傷口明顯腫大,周圍呈現紅斑。
他指出,他曾到樹林或海邊參加戶外運動,也曾被蟲蟻叮咬,但不曾遇過這般嚴重的情況。
他之後上網搜索,發現「肇事者」是一種名叫紅黑細長蟻(tetraponera rufonigra)的蟻種。
該蟻的頭部和腹部呈黑色,中段則是紅色,觸角短粗,足部長而細。
「被咬後的傷口會腫痛,有熾熱感,有時還會發癢。」
劉先生自行塗風油,大約4天後開始好轉。
劉先生說,現在出門都會多加留意,看有沒有蟲蟻依附在身體或衣服上,也希望講述經歷提醒大家。

劉先生手臂被咬後變得紅腫。(新明日報圖)
築巢於樹木 比蜜蜂還毒
常築巢於樹木,比蜜蜂還毒,專家建議勿觸碰蟻穴。
研究螞蟻十多年的葉瀚(45歲)受訪時表示,紅黑細長蟻是常見的蟻種之一,也是新加坡最毒的蟻種,通常築巢於樹木中。
「如果不小心弄到它的蟻巢,它會先咬你,然後再用腹部的蟄刺蟄人。」
葉瀚透露,不少公眾在組屋或公寓的空中花園種植時,發現紅黑細長蟻的蟻巢,擔心貿然處理會有危險,就找他幫忙移除。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螞蟻比蜜蜂還毒,蜜蜂蜇人一次後就死了,紅黑細長蟻可以無數次連續蜇人。」
滅蟲專家張國生則建議,住家有種植的公眾應定期修建樹枝,儘量確保枝葉遠離屋身,若發現家裡有蟻巢,可找滅蟲專家噴洒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