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4月15日起,巴士司機已可使用掃QR碼的方式出入兀蘭和大士關卡工作。截至5月31日,有超過19萬6000人次選用,占這期間出入境巴士司機總數的68%。
(新加坡訊)兀蘭和大士關卡的汽車通道從3月19日起率先啟用QR碼通關措施,新加坡的最新數據顯示,從3月28日至5月31日,有超過560萬人次選用這套新通關措施,占這期間乘車旅客總數的66%。
新加坡陸路關卡今年內將逐步擴展QR碼通關的使用範圍。除了乘車旅客,自4月15日起,巴士車長也已經可掃QR碼出入兀蘭和大士關卡。
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行動司高級助理司長白勇達監察日前接受《聯合早報》專訪,透露推出QR碼通關措施的幕後思辨過程,並談及如何在通關人數日益上升的趨勢下,善用科技加快效率。
他說,選用QR碼取代人工的通關方式,恰好順應冠病疫情暴發後,民眾頻繁使用QR碼進行支付和登記SafeEntry的習慣。
「採用一個廣泛使用、為人所知且熟悉的系統,我認為是恰逢其時的。」
他帶領的11人小組自去年4月接到任務後,每周都會討論、試驗和改進方案,定期與供應商和利益相關者協調,例如改進手機應用的加載速度,終於在11個月後順利落實QR碼措施。
「提升旅客通關體驗和移民局人員效率當然是首要目標,但我們也得兼顧數據安全。我們的設計初衷很簡單,就是要旅客儘可能覺得容易使用,啟用QR碼後,目前收穫的反饋都相當正面。」
掃QR碼代替護照是個嶄新的通關概念,白勇達說,要獲悉用戶真實的反饋,才能確保QR碼落實後能切實地加快效率。試行階段約耗時3個月,納入公眾和前線人員的意見後,移民局才正式推出QR碼措施。
他舉例,4人共乘一輛車,櫃檯人員本來得動手掃描每一本護照,進行20多項檢查程序。如今,這些旅客若掃描團體QR碼,櫃檯人員僅須進行約4項檢查。
「流程簡化實際上也幫助了移民局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
詢及為何率先在汽車通道啟用QR碼,白勇達解釋,目前每個汽車通關櫃檯都須派駐一名人員,極其依賴人力,加上汽車通道可讓多名旅客同時辦理手續。
「我認為要讓效果最大化,儘可能減少等候時間,那就得先在汽車通道落實。」
他說,理論上,其他通道只能讓最多兩人使用同個QR碼同時通關,並不是移民局優先要解決的痛點。
自2017年起,摩哆通關已自動化;巴士大廳從2020年起已逐步加裝更多自動通關通道;貨車通道則推出無紙化通關措施,司機無須列印各入口准證。

白勇達:讓旅客便捷且快速通關。
摩哆、羅厘通道和巴士QR碼通關年底推出
白勇達透露,移民局將逐步在摩哆、羅厘通道和巴士大廳落實QR碼通關措施,最遲今年底推出。
「從MyICA生成QR碼的流程基本保持不變,針對其他區域如何掃碼,更多詳情將在日後公布。」
巴士司機自4月15日起可掃QR碼通關。截至5月31日,有超過19萬6000人次選用,占這期間出入境巴士司機總數的68%。
馬來西亞近來也開始試行QR碼通關措施,白勇達說,兩國移民局人員會定期交流學習,以更好地了解各關卡的QR碼通關運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