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測試中,一直表現優異,但他們是否得到了足夠的家庭支持呢?最新的 PISA 報告顯示,與海外學生相比,本地學生認為家人給予他們的支持較少。

圖源:雅虎
這對他們的學習和發展有何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報告的主要發現。
家庭支持與學習成績有關
PISA 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舉辦的一項國際性的學生評估項目,旨在評估 15 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等領域的知識和技能,以及他們是否具備參與社會的必要素養。2022 年的 PISA 項目共有 81 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包括新加坡。
根據 2022 年的 PISA 報告,儘管有 88% 的本地學生每周至少一次與父母一起吃飯,但只有約一半的學生認為,父母對他們學習的內容感興趣,這個比率低於 OECD 平均的 66%;47% 的本地學生則說,父母每周至少有一次會問起他們在學校是否面對問題。
報告也發現,得到家人支持的學生,對學校更有歸屬感,對於自主學習也更有自信。參與調查的 OECD 國家與地區中,測試成績較優異的學生會定期和家人一起吃飯,家人也會經常和他們聊天,並問起他們當天在學校做的事。這群學生的數學成績,比那些較少和家人有這些互動的學生,平均高了 16 分至 28 分。
家長參與度下降 教育部呼籲加強合作

圖源:雅虎
根據報告的數據,2018 年至 2022 年,在許多國家和經濟體中,主動與孩子的學校接觸並參與他們學習過程的家長比率大幅降低,新加坡的家長也不例外。例如,2018 年接受評估的本地學生中,42% 所就讀的學校里,至少有一半家長曾在上個學年主動與教師討論孩子的進展。到了 2022 年,這個比率從 42% 降至 24%。
報告發現,2018 年至 2022 年,當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有更高的參與度時,整個教育體系在數學方面的表現,往往較為穩定或有所進步。
教育部說,當局和學校把家長視為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夥伴,並將繼續與他們密切合作、提供資源,更好地支持他們的孩子。教育部還鼓勵家長,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多和孩子溝通,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積極的學習態度。
學校生活與身心健康
在學校生活方面,有 86% 學生認為,在多數或所有數學課上,教師會在他們需要時給予額外協助。87% 的學生也認為教師會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
另外,報告也指出,本地學生放學後較少參與體育活動,只有 22% 的學生一個星期會在放學後至少運動四天,低於 OECD 的平均 39%;放學後完全不運動的本地學生則占 29%。
教育部說,當局和學校會繼續同家長和社區合作,協助學生在校內校外都保持活躍。教育部還提倡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如社團、體育、藝術等,以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和領導力,同時也增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PISA 報告反映了新加坡學生在國際上的表現和比較,也揭示了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我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對 PISA 報告有更深入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