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冠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繼續傳播,甚至還在加速蔓延。一些國家出現了二次,三次的疫情爆發,另一些國家甚至從未出現拐點,而即便是已經控制住疫情的國家,常態化的防疫工作依然不能鬆懈。
彭博社在11月24日發布了全球53個經濟體的冠病抗疫排名。其中紐西蘭排名第1、日本第2、台灣地區第3、中國大陸第8、新加坡第11、美國第18。

或許有人會對排名有所質疑,為什麼日本、韓國、芬蘭和挪威雖然目前疫情還在持續、新的病例還在出現,卻能排在了2、4、5、6位?
而美國被默認為疫情控制差的國家,卻能排在53個經濟體中的18位,甚至得到了「較好」的評價。
因此在進入詳細排名前,可以了解一下這次排名所採用的指標。該排行對全球53個經濟超過2000億美元的經濟體,根據10個指標對他們的防疫措施以及社會、經濟的影響進行評分。
具體的10個指標如下:
1. 過去1個月里每10萬人中的確診人數
2. 過去一個月的死亡率
3. 一百萬人里的死亡人數
4. 陽性檢測率
5. 疫苗獲取
6. 封鎖嚴重程度
7. 社會流動
8. 經濟增長預期
9. 全民醫療
10. 人類發展指數
過去一個月死亡率 該指標不僅反映了一個經濟體是否能有效地治療新冠病毒,預防死亡,也反映了經濟體所在的疫情階段。
在過去一個月內,紐西蘭、台灣地區、中國、越南、新加坡都達成了0%死亡率。而墨西哥的一個月內死亡率在5.6%,屬於較高。

檢測陽性率 檢測陽性率是判斷一個地區是否有足夠檢測的最可靠的方法。病毒檢測陽性率高表明,當地政府只對病情嚴重的病人進行檢測,社區中很可能有未被檢測到的患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政府應該在檢測陽性率達到5%以下至少14天後,才可放鬆社交距離措施。
紐西蘭、澳洲、新加坡都處在0%的檢測陽性率,中國大陸與越南的檢測陽性率也僅在0.1%。

疫苗獲取
雖然目前市場上沒有獲得批准的疫苗,但許多疫苗已經進入最後測試階段,並有一定的效果。一個經濟體目前所簽訂的疫苗協議保障了之後的疫苗供應,因此,該榜單根據各個經濟體已經公布的疫苗協議進行評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清單,目前共有11個新冠疫苗處於第三階段的測試。
在此指標中,中國、加拿大、美國、英國以5款疫苗的獲取排行前4。日本排名第5。

經濟增長預期 彭博社基於國際基金組織對於各個經濟體2020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評估疫情對普通民眾所造成的挑戰。
在泰國、新加坡和紐西蘭,雖然病毒基本已經得到了控制,但基於這些國家依賴旅遊業為經濟基礎,2020年的GDP將會萎縮。
根據數據,2020年僅孟加拉、埃及、中國大陸、越南以及台灣地區的經濟會實現正增長。

封鎖嚴重程度&人類發展指數
該榜單中,導致許多國家排名出現變化的指標就是封鎖嚴重程度以及人類發展指數。
在封鎖嚴重程度上,西方輿論對於部分國家的防疫措施帶有異樣的眼光,認為嚴格的管制措施是不民主,不自由的表現。
在榜單中,中國大陸,新加坡以及丹麥在封鎖嚴重程度上被歸類為不佳。

而人類發展指數包括了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均GDP以及人均壽命,這個指標提高了許多已開發國家的排名。 細看排名
紐西蘭
根據報道,截止至11月23日,紐西蘭憑藉果斷、迅速的抗疫行動在防疫上效果顯著。
在2月28日確診了第一起病例後,紐西蘭政府立即採取了管控措施。在3月26日,紐西蘭在發生第一起因冠病死亡病例前就選擇關閉邊境。
該國政府將「消滅」病毒作為目標,將大量的資源投入檢測、接觸者追蹤和隔離政策,遏制當地傳播。紐西蘭在疫苗的獲得上得分較高。目前,該國已經達成了兩筆疫苗供應協議,其中一筆來自輝瑞公司。

截止前日,紐西蘭確診病例數為2047起,25起死亡病例。目前,紐西蘭的生活已逐步恢復正常,現場音樂表演和大型社交活動也重新開始。
日本第二
日本目前正在應對第三波疫情,昨日新增確證人數達到了1,861人。但日本似乎採取了完全不同於中國、新加坡的做法。在確診數量還在攀高的時候,依然選擇強推政府旅遊補助項目「Go To Travel」,作為刺激經濟的政策。

截止至11月27日,日本確診病例超過13萬起,死亡病例1,983起。
中國大陸第8
中國大陸在新冠疫情上的數據一直受到美國和部分國家的質疑。在疫情期間,中國大陸不斷修正疫情數據,在2月中旬,一天內新增1.5萬例新病例,4月份的總死亡人數上升了40%。
彭博社指出,根據新指標進行數據修正讓數據更加準確可信。中國在「過去1個月里每10萬人中的確診人數」以及「過去一個月里致死率」這兩項疫情相關的重要指標中均標為「0」。
中國大陸目前在疫情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實施了嚴格的控制。在各個指標上表現出色。中國在疫苗獲取方面也得分很高,主要是與本土研發企業達成的。
之所以沒能排名更向前,原因可能在於中國在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85,封鎖嚴重程度上的得分也拖了後腿。

截止至11月27日,中國大陸確診病例達86,495例,死亡病例為4,634例。
新加坡第11
新加坡在各個指標都表現優異,確診率、死亡率都低於平均水平,但是在榜單中,新加坡的疫苗獲取為0。雖然新加坡正在資助藥劑公司研發疫苗,但榜單僅將第三階段實驗的疫苗列入考量,因此導致新加坡的排名靠後。

昨日新增5起,包括一起社區病例。截止至11月26日,累計確診病例58195例,死亡病例28起。

(圖源:Calvin Yip)
美國第18
單從圖表來看,美國疫情依然處於巔值,但他的排名依然高過許多國家。如果單單關注病例的確診數以及死亡人數,美國的排名將會下降11位。
原因在於,即將離任的特朗普政府採取的是與病毒「共存」的措施,更關注於疫苗的研發,意圖通過疫苗消滅病毒,因此對於疫情的管控並不到位。美國政府投入180億美元研發疫苗,加速疫苗的推進。
根據報道,美國已經訂購了全球數量最多的疫苗,超過26億劑。因此,即使在疫情指標表現較差的美國,通過其他指標的平衡之下,排在了第18位。

截止至11月26日,美國確診人數超過1300萬,死亡人數達到26萬人。
總 結
新冠疫情還在持續,截至11月26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6100萬人,死亡病例143萬人。不同的機構都對各個經濟體應對疫情的方式進行了評價,不同的指標也導致了截然不同的排名結果。
但不論排名結果如何,抗疫無疑已經成為了全球治理的新議題,各國需要合作,讓生活逐漸常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