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周(9月21日),新加坡今年骨痛熱患者數逼近3萬,累計超過29700人。

骨痛熱主要靠伊蚊傳播。患者大約會在感染3-14天後發作,症狀包括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等。 近期,新加坡新添一起因骨痛熱症死亡病例。毒蚊的一口叮咬,讓本地一家庭經歷生離死別。慈祥的母親撒手人寰,該家庭的另外四名成員也相繼得骨痛熱。

死者居住在加東一帶,今年81歲,平日身體十分健康。她患骨痛熱症送院治療僅11天便離世。

死者的長子在接受《新明日報》採訪時表示,未曾想過會這麼突然地失去母親。家中人都為此事感到很難過。
他表示,母親早先有說身體渾身酸痛,自行服用止痛藥,依舊沒有緩解。隔天在妹妹陪同下就醫,晚上拿到報告確診患骨痛熱症。
母親入院第一天,情況還很穩定。第二天卻突然惡化送加護病房,最後因肝腎衰竭過世。
他同透露,今年以來,家裡居住在不同區域的四名成員都相繼得骨痛熱。呼籲大家做好防護。
目前,新加坡共有223個骨痛熱症黑區,最大的三個黑區是阿裕尼路/芽籠路(381起)、安娜莎南齊智路(371起)、武吉班讓環路(332起)。
新加坡環境局呼籲公眾繼續做好防護,做好防蚊三招,在家中角落噴殺蟲劑、定時使用防蚊液和穿上長袖衣褲。

